無所不談 父子如兄弟
在過去,父親幾乎就是威嚴的代名詞,因不少人都會用嚴厲方式教仔。但時代不同了,父親的角色已由“監督者”變成“同行者”,祇有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以溝通代替責罵,並注重陪伴質量,才能被歸類為“一個好爸爸”。
再累也抽時間陪子
阿強自言是個有規劃的人,認同要有好的根基,才能有好的家庭,決意置業後才成家立室。○八年達成目標後,他便與太太結束愛情長跑,共同組織三人家庭。太太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因照顧兒子,決意辭職。投身博彩業的阿強需要輪班工作,但太太的一句說話:“打兩份工都不及照顧兒子辛苦。”令他產生動力,不管工作多累,都要抽時間照顧兒子。
重視兒子品德教育
他形容,與兒子的關係猶如兄弟,充當“哥哥”角色,給予陪伴。笑言常被太太抱怨“教個仔仲要教埋爸爸!”雖然“玩得好埋”,但強調會教育兒子點到即止,不能做過份事情。“記得有年兒子讀書操行為乙下,令他反思有必要教育兒子待人接物,特別是做人品德方面下工夫。”隨後,家中飼養小動物,以及灌輸尊敬長輩的知識,培養愛,令兒子在學校操行及品德上有明顯改善。
阿強感慨這個年代的小朋友已不像過往般無憂無慮。不諱言太太相對嚴格,加上身處信息科學時代,為平衡需要、不讓兒子落後於人,先後讓其學琴、籃球、游泳、網課……,令兒子及兩夫婦都頗具壓力。
阿強自認與兒子無所不談,又會講歷史、睡前故事,但多數不甚了解兒子提及的內容,比如太空、宇宙等,“有次問我知唔知全球最大的一條魚是甚麼,我真的被考起。”笑言即使洞悉兒子說謊,也不會立即拆穿,而是引導講出真相,不打破對彼此的信任關係。
減娛樂增親子時光
他指,自己肚痛或太太頭痛時,兒子會提出幫“搽藥油”。平日坐巴士看到長者,兒子會主動讓座;在斜路看到長者推車,也會提出幫助的可能,相信都是身教的表現,令他感到恩惠。
阿強喜愛“打機”及釣魚,希望未來縮減這些私人娛樂,增加親子時光。“有次兒子想我陪佢,便給我一百文,叫唔好去釣魚,話以後聽晒爸爸話,我即時軟化了。”
政府鼓勵生育,阿強直言不打算再生多個小朋友,因沒有人照顧。他說,本澳雙職家庭為主,不少人需要輪更工作,未能調整休息時間,如雙休、或縮減上班時間,假期又不及外地多;加上住屋空間不足,生活壓力大。種種因素下,大眾根本看不到好的未來,相信現階段很難提升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