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建言教改育創新人才
倡完善補習社規管 維護粵語文化教學
【本報消息】多位議員於立法會議程前發言關注教育及人才發展,陳虹建議培養創新人才,提高綜合素養;陳亦立提到補習社輔助基礎教育,為社會發展提供保障;蘇嘉豪則冀全力維護廣東話教學和文化。
陳虹表示,本澳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開展順利,但距離實現“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目標仍有一段很大距離,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須繼續努力,加大培養力度。
她提出兩點建議,一是營造有利於創新的育人環境,深化教育評價體系。教育改革要聚焦於發掘學生的學習成就,透過多元的學習活動,創造出不同的學習及被評量的機會,透過“學習成就”提升學習動機,培養創新能力。
二是推動課程改革,發展 STEM 教育。當局須深化課程改革,創設條件積極落實多元評核,為教師提供開展 STEM 教育的條件。還需從資源上加大對學校的支援,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澳門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修法徵詢業界意見
陳亦立認為,現時中小學生補習已經變成日常學習模式。當個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成績未達家長預期時,補習社成為學生提高成績的一個重要渠道。他引述有消息指《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牌照發出和監察制度》 今年內修法,期望政府在修法時多徵詢業界意見,多從監管補習業界與確保社會需求兩方面平衡,在擬定處罰制度打擊業界違規行為同時,應盡量避免扼殺業界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若法律修訂過度限制收生或引致營運成本遞增,其後果可能是引起補習費用上升或導致部分補習社結業。
蘇嘉豪則引述澳門歷年人口普查資料,指回歸前以廣東話為日常用語的人口連年增加,回歸後不久便開始減少,認為外來人口膨脹、廣東話語文政策缺位。他不反對學生學習普通話來增強語言競爭力,但不認同動搖既有的語文政策根基。他促請政府在鼓勵學生學好普通話和其他語言的同時,投放更多資源,提升廣東話師資、增加廣東話課程,並保障母語為廣東話的教師的事業發展機會,全力維護廣東話教學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