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上海
清晨抵達上海,到酒店安放行李後出去吃早餐,同時微信向太太報平安,發了兩張酒店房間的照片和生煎包子的照片。她立刻回覆:我的眼裡只看到生煎包,你回澳門時一定給我帶小楊生煎。太太多次到上海旅遊,上海生煎包給她留下好印象。
上海早餐花樣多,第二天早餐就吃其他早點,天天翻新。九年前燕雙飛曾經在本版發表〈上海的早點〉,羅列了三十幾種不同的早餐。如今上海的早餐更多樣、更豐富,天南地北中外飲食匯聚上海,但是上海本地傳統飲食,似乎被邊緣化了。
改革開放前最艱苦的年代,食品奇缺,但是上海還有豆漿喝的。那時候醫生叮囑我多喝甜豆漿,補充糖份。可是我偏偏喜歡鹹豆漿,因為這是上海特有的,豆漿裡加入蝦皮、榨菜、蔥花、碎油條等,這些美味混合豆漿的香氣……現今回上海,很想回味一下舊時鹹豆漿的滋味,可惜連續多天找不到。
我入住的酒店近南京東路步行街,是上海最熱鬧地段,周邊幾條街上飲食店數百家,各種類型和品味,不同規格和檔次。更有多家上海著名老店,例如新雅粵菜館、燕雲樓京菜、老半齋、老正興和沈大成糕團店等等,其他絕大部分都是新店。浙江路上有一家招牌上標榜為“老上海經典小吃”的小店,我用上海話問有沒有鹹豆漿,店裡竟然沒有人聽得懂我說什麼,立刻改用普通話,她們回答說沒有,我就點了兩份小吃,坐下來與她們交談。原來主管和店員都是福建人,只有不露面的屋主是上海人,她們的意思是現今上海本地人不從事辛苦的飲食行業。至於豆漿,她們說檔次太低,賺不到錢,而且她們根本不知道鹹豆漿是什麼玩意兒。
後來我搬到以飲食而聞名的黃河路居住,酒店附近有一家小店,也是外地人經營的,早餐卻有鹹豆漿,可是味道遠遠不如從前,喝了幾口就放棄了。還有上海的蔥油餅和油墩子,雖然都被我找到了,但是旁觀製作全過程,實在遺憾,製作程序、用料和設備都不對……
現今上海居民數量和結構大變,改革開放前上海人口一千三百萬,如今三千五百萬,大批外地人湧入上海,也帶來了不同飲食。
鹹豆漿和蔥油餅是反面例子,換個角度看,外地人豐富了上海的飲食。一天中午,我在靜安寺附近看到一家新店,寫明是無錫餛飩和小籠包,我立刻進去要了一份無錫小籠包,味道正宗,其特點是肉餡大、瘦肉多、調料多醬油和糖。我喜歡無錫小籠包,改革開放前只能就近旅行,常去蘇州和無錫,每次從無錫返回上海時,必定買幾簍子無錫小籠包和醬排骨。此次是我第一次在上海店家吃到正宗的無錫小籠包。 世界萬物時時變,上海在變,唯我美食戀舊情懷難變。
殷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