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預報時間最多提前一至兩小時
氣象數值預報模式難測降雨量
【本報消息】氣象局預料,另一道低壓槽今日再次迫近廣東沿岸,在午後至晚上最大機會影響珠江口,屆時又會有一波大雨及狂風雷暴。今次低壓槽移動較快,預料大雨影響本澳的時間將較六月一日的暴雨過程為短,呼籲居民留意最新天氣及警告訊息。
若發出警告時,避免戶外活動及前往水浸地區,盡量留在室內安全地方暫避。
本澳自發出新的三級制暴雨警告生效以來,首個“黑色暴雨警告”期間澳門半島最高一小時雨量錄得一百一十九點六毫米,是自一九六四年以來第二高的紀錄,引致本澳多處水浸,部分地區水深更達○點五米。
針對是次暴雨,社會對於暴雨及水浸的提前預警甚為關注,然而,要做到定時、定點和定量的降雨預報,至今仍是世界科學難題。
六月一日低壓槽為華南沿岸帶來雷雨,參考五月卅一日預測六月一日早上兩組天氣模式的預報結果,雖然兩者都預報六月一日廣東沿岸及珠江口一帶下雨,但預測不同時段的降雨量均在十毫米以下。比較當日實際降雨,雨區影響的範圍明顯較模式集中,與當天多個時次出現五十至一百毫米時雨量的情況相差甚遠,可見現時氣象數值預報模式對於降雨的雨量預報能力相當有限。
因此,對於大雨,有效的預報時間最多只能提前一至兩個小時,也就是目前較有把握預告大雨發生的時間。就現今科學水平,假如想通過模式預測明日在“特定地點”的“某個時間段”有超過約五毫米的降水,以十分為完全準確計算,成績就只有約三分,這個強差人意的結果,正正反映目前氣象數值預報模式的能力仍有限制,專家亦正朝難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