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紀念館新館開放
【本報特約記者謝震霖上海三日電】經過四年精心重建,建黨百年重大工程“中共一大紀念館新館”今天正式開放,為黨的百年華誕獻上一份厚禮。這座上海新紅色地標與“一大”會址隔街相望,展陳在主題內容、文物運用、空間形式、技術手段等方面開展提升。共設七大板塊,六百一十二件館藏文物,三十多件一級文物,一千餘展項,建築面積約三千七百平方米,擴大至此前的近四倍,令觀者能全面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歷程。
重點展項《真理的味道》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七十二種《共產黨宣言》高低錯落成雁陣排列,配合LED三折屏裝置場景和生動的多媒體視頻,共同講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文物背後蘊藏着陳望道專心翻譯“宣言”,“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陳望道為靜心譯書躲回老家。他母親心疼兒子,送來幾個粽子和一碟紅糖。“是否還要添些紅糖?”屋外的母親關切問道。“夠了,夠甜了。”陳望道連聲答。沒曾想過了一會,卻見兒子嘴唇周圍烏黑一片。原來,陳望道專注於譯書,竟錯將墨汁當作了紅糖,蘸着吃粽子也渾然不覺。
中共早期黨員張人亞與父親張爵謙數十年的生死接力守護,使一批中國共產黨早期珍貴文獻得以躲過白色恐怖與日軍侵略,在新中國成立後才能重見天日。張人亞保存的這本《共產黨宣言》已經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譯本之一。
3D投影再現“開會”
結合幻影成像、全息裸眼3D技術,營造出沉浸式體驗。“一九二一年七月廿三日,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們,匯聚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一百○六號,參加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燈光亮起,帷幕拉開。旁白聲中,影片帶領帶領觀眾回到了那個年代。
在百年前石庫門客堂間,中共一大召開的場景也被實景還原:客堂間內,一個長方形餐桌,十幾把圓形椅凳。旁邊還有通向二樓的狹窄樓梯。通過全息裸眼3D技術,與會者“穿越”而來,齊聚在會議桌旁,共商大計。
“我代表共產國際來到此次會議”,“我先來講講湖南的情況”,“我也來說說北京的情況”……代表們你一言我一語,大會聽取各地黨組織的匯報,討論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代表們仿佛就置身於觀眾眼前,商討着建黨大業。
展品之中有一隻白布書包上,密密的針腳,繡着一架神氣的飛機。一旁的紅字,繡着“干雲而上”,道盡了母親對幼子的期許:存高遠之志。這是一九三五年,陳賡夫人王根英烈士在南京老虎橋監獄中親手縫繡的,從獄中寄給年幼的兒子。
一九三九年三月八日,在遭日軍突襲包圍而突圍的危急關頭,王根英在保護黨內重要文件和公款時遭日軍槍擊犧牲,年僅卅三歲。
中共創始人李大釗用過的打字機、秦鴻鈞烈士用過發報機,還有李白烈士生前修理地下電台使用的工具和配件,還原了“永不消逝的電波”。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李白烈士遇害,離上海解放僅二十天。他在獄中對愛人說,革命即將成功,無論生或者死,心裡總是愉快和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