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記憶
他們接手這間舖時,店內掛上過百個雀籠。原來這是“華園雀鳥”的舊址,其後他們保留雀籠,作為店內的元素,不希望他們的到來摧毀了街坊對老舖的記憶,甚至找方法讓兩間老舖從某種意義上共存。
陳羿辛也有一套自己的哲學:“永利紙料與澳門歷史有相關的記憶點,我們要抽取這些元素,用一個新的方式及概念呈現……傳統的記憶不能完全破壞掉,畢竟我們還是要尊重文化,尊重這些記憶點。”
店舖有兩個門面,一邊是新店面,另一邊則沿用在下環街的舊店招牌,這構成一條新舊文化,長輩和年輕人之間的交流通道。
【摘自:〈老舖美學誌——永利紙料舊舖重生的故事〉,李凱欣,澳門平台,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近年,文創成了澳門街的熱門話題,不少新奇有趣的創作、產品面世,好些更成為了澳門對外宣傳的名片,令更多人認識小城。
顧名思義,文創就是文化與創意的結合,兩者互為表裏,缺一不可;但假如非必要二擇其一,我認為,文化比創意更重要。支撐這一想法的,是我認為文創產品必須顧及其脈絡、必須緊貼其所身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換言之,澳門的文創產品要吸引人,就必須要將澳門文化呈現,這樣,才可在芸芸文創產品中凸顯其獨特性。
至於甚麼是能夠吸引人的澳門文化,並無一個標準答案,但我相信,文化的孕育並非一朝一夕,要學會珍視過去的記憶,追本溯源,才可認清今日之文化是如何由昔日的歷史滋養而成。傳統、歷史、記憶,其實盡是創新的法門。
喜見越來越多人為澳門的文化發展而努力,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發展並沒有將傳統放在創新的對立面,反而是尊重記憶和歷史,然後繼續向前。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