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5月30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思考之道,唯快不破?

《思考,快與慢》 作 者:丹尼爾 · 卡尼曼 譯 者:胡曉姣、李愛民、何夢瑩 出 版 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思考之道,唯快不破?

在十六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提出日心說,直指地球並非宇宙的中心,開啟現代天文科學研究新篇章。在十九世紀,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為現代演化思想奠下基礎。二〇〇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美國心理學家卡內曼,得獎原因,是他和長年合作的拍擋特沃斯提出“展望理論”,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帶來重大突破。長久以來,主流經濟學假設每個人做決定時都是理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根據展望理論,人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如何作出抉擇,取決於結果與預期的差距,而非單憑結果本身。

若要追本溯源,展望理論的立論基礎,在於假設人並非時刻理性,而這本《思考,快與慢》,由卡內曼三大研究領域組成,總結他在漫長學術生涯中,關於認知偏誤、展望理論和幸福理論的研究成果。單看目錄的一些心理學術語,《思考,快與慢》或許給人艱澀難懂的第一印象,但只要翻開內文,卡內曼其實引用了不少幽默兼生活化的例子去包裝自己的理論,再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讀者,例如第一章第一頁那個惡形惡相的女子,便足以讓人翻頁,好奇作者的葫蘆裡到底賣甚麼藥。

作為當年英語世界的暢銷書,《思考,快與慢》教人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卡內曼將人類思維歸納為兩個模式:系統一快速,依靠直覺,屬情緒反應。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遇見猛獸,若自知不敵,自然不假思索,本能反應下轉身速逃。在危急關頭,系統一便充分發揮其力量及作用。系統二則相對較慢,更依據邏輯和計劃,同時更耗費能量。在數碼年代,人類經常要處理海量資訊。為了在決策過程中,增加作出正確和理智決定的可能性,系統二的邏輯思維便顯得更重要。

人類的思考模式,就如無數回合的龜兔賽跑,兩個系統各有利弊,時而互補不足。然而受框架效應影響,人往往過於化繁為簡,甚至對自己的決斷過度自信。一九八一年,卡內曼提出框架效應的概念,指人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往往在描述有所改變之後,會選擇在乍聽之下對自己較有利、或較為順耳的描述,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心理學上,框架效應屬一種認知偏差,只要改變提問或描述問題的方式,人對風險的態度便隨之改變。在《思考,快與慢》中,卡內曼透過許多有趣的行為實驗,闡述決策與判斷、風險、財富甚至幸福感的關係,帶領讀者遊走於人類複雜而有趣的心智世界,剖析大腦思考機制及其運作模式,同時亦提出不少實用技巧,讓我們避免踩中思考偏誤的地雷,從而更懂得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作出更好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卡內曼在書中以自己逾半世紀的學術研究經驗,提出學界的黑暗面,直言不少行內人以感性駕馭理性,只會降低科學研究的可信度。在〈專家的直覺〉一章中,卡内曼開門見山,狠批他口中“專業的爭議”,往往反映學術界不堪的一面。他認為許多學者之間的筆戰,完全是浪費時間,尤其當對方不懷好意,用詞尖酸,隨之而來的回應,亦不過是以學術研討包裝的嘲諷。與其展開一場又一場毫無意義的學術駡戰,卡內曼建議展開“敵對式合作”,並以自己為例,解釋如何跟反對自己觀點的人合力做長期研究,甚至聯名發表學術文章,彼此放下無謂的身段和情緒,最終達致知識領域上的共識。大概就是卡內曼對追求學問的嚴謹、執着和胸襟,成就了他無出

其右的學術人生。

杜 然

2021-05-30 杜 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2555.html 1 思考之道,唯快不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