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中的小吏形象
《覆舟二首》:丹砂同隕石,翠羽共沉舟。羈使空斜影,龍宮閟積流……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詩中也沒有用一個“吏”字,用的是“使”。“使者”,其實是一回事。從民間搜刮來準備貢獻給朝廷的修仙煉丹物品,運輸途中翻船沉入水底,負責搜刮的使者落水溺亡,杜甫的態度不是同情,而是幸災樂禍。“使者”不正是吏嗎?對吏的溺水而死,“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極盡諷刺之能事;而對民,撐船的“篙工”卻是由衷的關切:“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感情立場,十分鮮明。
杜甫這樣屢次在詩歌中揭露、諷刺仗勢欺人(民)、為虎(朝廷)作倀的小吏,大概是有淵源的,比如受到漢樂府《羽林郎》描寫“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的霍家奴醜態的影響。但是,不得不承認杜甫在詩歌中諷刺、批判吏的做法更是一種創舉,對後世詩人影響巨大。請看:
韓愈《嗟哉董生行》:爵祿不及門,門外惟有吏,日來征租更索錢。——韓愈做過京兆尹、兵部侍郎,官至吏部侍郎,是毫無疑問的封疆大吏。
張籍《沙堤行 · 呈裴相公》: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居易《納粟》:有吏夜叩門,高聲催納粟。——白居易早年也曾做過州府小吏,但是他後來升任杭州、蘇州刺史,官至刑部侍郎,以刑部尚書致仕(退休)。
陸龜蒙《江湖散人歌》:四方賊壘猶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饑。歸來輒擬荷鋤笠,詬吏已責租錢遲。
貫休《東陽罹亂後懷王慥使君五首之五》:無人與奏吾皇去,致亂唯因酷吏來。
無論是情感立場,還是措辭態度,都明顯有着受杜甫新樂府影響的痕跡。
(三之二)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