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廉政治安響警鐘
廉政公署昨公佈去年工作報告,揭露為保就業而引發的貪腐案件大為上升。反映一場世紀疫症,除對經濟、就業、健衛、人們生活方式造成影響外,連帶社會價值觀有所改變,治安環境亦出現新形勢、新問題。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影響到澳門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亦令過去一年反貪工作呈現新特徵。其中,為保就業引發的貪腐案件與過往相比尤為凸顯。廉署透露,受理多宗通過行賄、受賄手段爭取聘用、要求續約或職務晉升的私營領域案件,主要發生在博企、保安公司和建築等私企部門,涉案者包括本地人員、內地僱員,以及東南亞外僱。
部分案件仍在跟進中,廉署在年報中未有披露細節。但有勞工界議員指出,過往曾收到本地員工反映,有主管要求收取利益,以交換員工保住職位或獲晉升的機會,似乎從廉署年報得到引證。
疫情下,本澳經濟大受打擊,不少企業瘦身減負,打工仔無論是本地人或外僱除面對減薪、放無薪假的壓力外,更時刻擔心成為被裁的對象。企業要瘦身,通常會要求部門主管“交人”,箇中會否有人以飯碗作要脅,向下屬索取利益?過去十多年本澳經濟好景,“搵工難”近乎絕跡,但經濟急速下行,假若有打工仔為求工作而“送禮”討好上級,令整體僱員權益受損,亦是疫情下的哀歌。
針對疫下保就業引發的私營企業貪腐問題,廉署責無旁貸,依法嚴肅整頓。同時,私營企業、主管人員亦應引以為鑒,從管理上杜絕可能出現的貪腐現象。作為打工仔,若面對遭人以飯碗作要脅時,亦應主動舉報,以保障權益。只有締造一個廉潔公平的社會,才是社會長期保持穩定的根基,需要社會每一分子共同努力。
保安部門昨亦公佈首季治安狀況雖依然保持穩定,但涉及網絡犯罪的案件大幅上升,同樣與疫情以來大眾生活、消費模式轉變有關,使用網絡增加,但安全意識仍然不足。
兩份報告反映疫情一年多以來,澳門整體治安環境有了微妙變化,雖然不算急速惡化,但潛藏的危機有必要防微杜漸,不宜等閒視之。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