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哥唔止大老倌咁簡單
當年奉命出席尤聲普茶敘,憤然對採訪主任抗議:“咁大整蠱呀,請你老細呀,唔係請娛記我呀。”“睇過,何事咁激心……”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尤聲普恭問各位朋友李白“撈月”前的作品,好想證明一點,酒仙是眞醉?假醉?酒醉三分醒?必須要精準認識,因歌舞功架的舉手投足,滋味有分別的。在座的“總”字輩於是引經據典……
“如果決定係眞醉,我就可以參考《醉太白》功架。”普哥説:“看過廣州紅伶馮鏡華演的《醉倒騎驢》,此李太白戲,眞醉的。倒轉身騎驢子,又要面對觀眾,動作怎樣做?劇本沒有的,既真實,又要想像,前輩演來架式妙曼。但是,我演的李太白是否眞醉呢?蹈江之前,舉杯邀明月,似半醉半醒。他滿腹經綸,鬱鬱不得志,借酒澆愁,決心自殺的,清醒地借醉水中撈月。李白是謫仙,酒醉七分醒,前路茫然,決心自尋短見,酒醉是借題發揮,忖測古人內心,太難了。還要用歌舞、粵劇功架表現……幫手諗吓啦。”“普哥唔係大老倌咁簡單,係藝術家……”燈燈燈櫈,娛記提早多年榮幸而言中了——尤聲普二〇〇九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二〇一六年獲演藝學院頒榮譽院士,二〇一七年獲港府頒授銅紫荆星章,同年再獲香港藝術發展奬頒傑出藝術貢獻奬。年前,他出席《明末遺恨》記招時說:“我今年已八十七歲,但永不言休。”上月,他在屯門大會堂演出《乾坤鏡》(五代同台版),成為了他告別舞台之作。
譽尤聲普為“香港粵劇鎭山寶”,不算誇張。香港是中西文化樞紐,以前,每年都舉辦國際藝術節,各國名家、名劇雲集。代表香港本土藝術的少不了粵劇演出,尤聲普獨當一面的機會率甚高;他演繹中華文化的風流人物:《曹操關羽貂蟬》、《曹操與楊修》、《十奏嚴嵩》、《十五貫》的況鍾、《佘太君》,戲單中,英文稱“中國歌劇”,中文“粵劇”。
(粵劇頓失鎭山寶 · 五之二)
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