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火三月天問一號幹了甚麼?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天(五月十五日)早上七時十八分,天問一號着陸巡視器成功着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着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近火制動停泊軌道
細心的同學可能發現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今年二月就到火星附近,開始環繞火星飛行了,可是,直到現在今天才在火星表面着陸,為甚麼需要那麼久才着陸?這三個月天問一號都幹了些甚麼?
天問一號探測器二月十日抵達大橢圓環火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它先是花了半個月時間多次調整軌道,讓自己“觀察”火星時的距離更近一些,視角更好一些。
二月廿四日,天問一號完成了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開始仔仔細細考察火星地形,拍攝高清照片,對預選着陸區進行詳查,探測分析地形地貌、沙塵天氣等。
尋找安全區域着陸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劉建軍表示, 主要我們做了這麼幾項工作,一個中分辨率相機,宏觀上了解一下核心的一些地貌特徵,或者是一些氣候特徵。
另外的話我們還有高分辨率相機,然後對預選着陸區進行高分辨率成像,特別是它的環形坑的一些分佈情況,石塊的分佈情況,坡度的分佈情況,然後來尋找我們比較安全的一個區域來進行着陸。
由於我國是首次開展火星探測,因此對於火星表面實際的環境情況並不十分了解,因此,需要全面確認着陸區狀態。此前天問一號傳回的火星高清影像圖分辨率達到了○點七米,如此高清的影像使我國科學家能夠更加清晰直觀地對着陸區進行觀察。在拍攝距離相同的情況下,探測器中分辨率相機可以一次拍攝很大一片區域,而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的區域較小。因此拍攝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進入艙總體主任設計師董捷表示,(高分辨率相機)它這個成像過程中,它的成像幅寬是有限的,因為我要覆蓋着陸區的橫向的範圍,它需要很多軌才能覆蓋整個着陸區,它一圈只能覆蓋一軌,而且我們要做立體成像,需要兩軌才能完成一幅立體成像。
獲得數據了解環境
除了勘測地形,等候天機,天問一號環繞器這三個月就白等着嗎?那不會的。
早在今年二月廿四日,天問一號進入火星停泊軌道之後,環繞器上的七台科學儀器就已經全部開機,開始科學探測了,獲得的數據能夠使我國的科學家對火星的空間環境信息有了更全面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