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逾年失業率持續
工聯冀保障本地人就業
【本報消息】工聯總會一行在昨日國際勞動節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工聯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蔡錦富期望政府完善外僱退場機制及勞動法律、職業培訓制度等,保障本地居民就業權益。
他又稱,早前遞交予勞工局的就業配對資料後,局方特別增設了職業配對的場次予相關人士;亦已知部分居民成功入職,但因應相關數字每天都有更新,故暫未有正式統計人數。
清潔保安成功配對
昨日上午九時半,蔡錦富、文職人員總會會長梁普宇、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張文寬、服務業總工會理事長鄺子豐、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理事長劉偉強等一行,到政府總部遞信。
蔡錦富受訪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超過一年,雖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取得成效,然本地失業率持續,居民仍承受較大的就業壓力。又稱部分職位如清潔、保安等以往存有大量外僱,經疫情後,不少工友願意調整求職心態投身這些行業,早前則有約四十名工友透過工會成功轉介至一博企應徵,最終博企聘用逾三十人,並有逾二十人願意入職,可見現時不少工友都願意投身過往祇有外僱做的職位。
盼退外僱騰出職缺
蔡錦富期望政府能嚴格執行本地居民優先就業政策,透過完善外僱退場機制,讓具條件的企業騰出職位空缺,使符合相關職缺條件、且具意願的本地居民進入就業崗位。同時,政府要積極主動落實公共工程標書或合約內優先聘用本地居民的條款,公佈操作細節,以提振本地居民對就業的信心。
他續稱,過去受“停工補償制度”規定,僱主應保障僱員每月工作日數不少於十六天,否則須作出相應補償,但隨着最低工資法律廢止了該法令,導致相關僱員失去原有保障,故期望政府加強監管無薪假,補充勞動法律不足之處。
同時,澳門有關職業培訓的法律法規,大多制訂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未能有效配合勞動市場的變化;期望政府完善職業培訓的法律制度,推動僱員接受培訓,提升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