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女孩
一年前,新冠疫情期間,“轉院到火神山照顧重症外婆”的“九○後”女孩吳尚哲,感動了無數網友。為照顧外婆,同樣感染新冠肺炎的她,申請從方艙醫院搬去火神山醫院,被稱為“火神山女孩”。
因為簽字捐獻了外婆的遺體,沒想到,竟然成了她被網暴的原因。她的微博在收到祝願和點讚的同時,也收到大量私信謾罵:“說我為了炒作、出名,把外婆的遺體都捐了。”“為甚麼要捐呢?不多此一舉不就沒事了。”“你把你外婆的遺體‘賣了’?拿了多少錢?”……
“死者為大”的傳統觀念下,讓一些人對至親身後之孝的關注,遠超對生前之孝。甚至認為把親人的遺體捐獻出去,在檢驗台上被解剖,就是不大孝的行為。
在烈性傳染病流行時期,捐獻遺體所得出的科研成果,可能拯救無數人的生命。某種意義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些遺體捐獻者的受益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去年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人數首次破百萬,是前八年的總和。但是,又有不少家庭因為顧忌他人口舌,不願對外公開捐獻親人遺體之舉。
捐獻遺體明明是善舉,為何要被污衊成“為了炒作、出名、撈錢”呢?網絡暴力比真實的刀槍更可怕,模糊了善與惡的界限,危害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別再讓網暴傷害社會上種種的善心了。
千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