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共革命成功密碼
記者近日走進位於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境內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的人員絡繹不絕。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史中的悲壯一頁。在這場發生於一九三四年的血戰中,中央紅軍極其艱難地突破國民黨軍佈下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其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兵力折損大半,人數由長征出發時的八點六萬人,減少到三萬餘人。
英雄故事仍在傳頌
二○一九年九月十二日,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在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落成,開園至今已接待遊客三百六十多萬人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亦是湘江戰役腳山舖阻擊戰戰場遺址所在地。
八十多年過去,硝煙已散,但湘江戰役的英雄故事仍在傳頌。紅一軍團二師五團政委易蕩平,在作戰中嚴重負傷。當敵人逼近時,易蕩平要求警衛員對他開槍。警衛員不忍心,他奪過槍,自戕殉志,犧牲時年僅廿六歲。
“作為他的後輩,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甚麼樣的力量,能夠讓他在艱苦環境下義無反顧地犧牲自己?我想,這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當中磨礪出了不畏犧牲的革命鬥志。解放中華民族的理想,使他內心充滿了勇氣和力量。”易蕩平烈士曾孫女聶琳在接受採訪時說。
體現偉大長征精神
廣西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周運良表示,在湘江戰役中,正是理想信念的支撐,讓紅軍戰士在血與火中殺出一條血路,殺出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道路,為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
紅軍將士英勇獻身,紅軍與當地民眾魚水情深。全州縣才灣鎮才灣村村民蔣石林祖孫五代人,八十五年來一直守護着紅軍墓。
談到湘江戰役的歷史價值,桂林市黨史研究專家黃利明說,湘江戰役徹底暴露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嚴重危害,並宣告其破產,為不久後召開的遵義會議並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奠定了思想基礎。這是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鋪墊了實現偉大轉折、走向新的勝利的基石,集中地體現了偉大長征精神。
(桂林廿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劉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