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化體育產業 促澳經濟適度多元
——澳門“二五”規劃的一點思考
澳門特區政府第一個五年規劃於二○二○年劃上了句號,第二個五年規劃就要出台。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作為自由經濟體,澳門自然未能倖免,在經濟、社會、民生等各方面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從表面上看,澳門經濟面臨今日困境,新冠疫情誠然是最大的黑天鵝,但澳門自二○○二年開放賭權以來仍無法改變產業結構單一,高度依賴外來資本,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經濟局面。博彩業對新興產業在土地、資金和人才方面造成“擠出效應”,給澳門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風險。
因此,面對困境,澳門特區政府第二個五年規劃既需要找到為澳門經濟止血的應急舉措,助力澳門經濟早日復甦,同時需要辯證看待新冠疫情對澳門造成的影響,把其作為倒逼澳門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在危機中找到轉機,既立足當下又放眼長遠,充分挖掘澳門自身的優勢和底蘊,緊緊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的新定位,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科學謀劃,凝心聚力,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條件,助力澳門經濟復甦,長遠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
一、挖掘自身的優勢,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
近年來,澳門旅遊業的主要優勢首先在於遊客多,但客源日漸轉向以內地遊客為主。訪澳內地遊客主要有兩類:其一是以博彩場所為主要目的地的遊客,其二是參加“港澳遊”,以香港為主要目的地順道訪問澳門的過境旅客。儘管由於疫情防控進展理想,內地已於去年九月恢復澳門遊簽註;但受到香港疫情持續反覆、通關一再延期的不利因素影響,旅澳內地遊客人數持續低位徘徊,並未給經濟復甦帶來紅利。但隨着疫情控制得力,相信內地遊客來澳會越來越多。其次是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逐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內地高鐵、省內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兩小時生活圈範圍不斷擴大,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澳門習慣管理海域重新劃定,內地疫情防控得力等因素,均給澳門旅遊業帶來新的利好前景。再者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門應該立足大灣區,重新聚合大灣區各種旅遊資源和要素,重塑澳門旅遊業新內涵。
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元素,打造澳門遊新品牌。
澳門是高度開放、高度國際化的微型經濟體,與內地超大規模經濟體的運行邏輯完全不同。內地適用的拉動內需政策在澳門效果有限,推動經濟復甦的政策重點不應該放在推動澳門經濟自身“內循環”上,而應着力培養新的增長點。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也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項目,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是僅次於龐恰特雷恩湖橋和寧波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的世界第四長橋。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在深入調研、與廣東省政府、珠三角各地市政府充分溝通的基礎上,聯手廣州、深圳、珠海、中山以及珠三角其他地市,圍繞港珠澳大橋元素開發打造穗澳遊、深澳遊、珠澳遊、中澳遊等新型海陸兩棲旅遊路線,不斷豐富訪澳旅客的旅遊體驗,擺脫對“港澳遊”的單一路徑的依賴。
澳門作為一個發展了400多年的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城市,海納和保存着多種文明與宗教特色,留下很多寶貴遺產,如大三巴、媽閣廟、青洲山一帶等,在國際上具有很高聲譽。深挖澳門多元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對現有各富有歷史、人文價值的建築和景點有重點地進行創造性的保育和活化,並完善各方面配套設施,着力打造除博彩業以外更多具有澳門特色文化旅遊新勝地,豐富澳門旅遊的多元內涵,提升澳門城市的吸引力,把更多內地遊客源源不斷地引向澳門、留在澳門。
三、立足長遠,培育新增長極,打造世界體育明珠。
習近平主席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台。”近年來,隨着大眾健身、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中國公民出遊的需求、生活的方式及休閒的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適應體育消費和旅遊消費快速升級的趨勢,為發展以“體育+旅遊”產品為亮點的旅遊發展模式,旅遊和體育兩大產業在融合過程中形成了多層次、多結構的對接發展模式。澳門在傳統及近期都擁有不少優質體育品牌賽事資源(如賽車、排球、拳擊、乒乓球、籃球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發展體育產業,以體育帶動旅遊業,擁有廣泛的發展前景。其中,棒壘球運動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有着強大的實力、深厚的群眾基礎、完善的賽事體系和配套設施,對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驅動力,也是促進青年交流融合、幫助青年發展、增進青年對祖國認同的絕佳載體。與澳門同宗同源的比鄰城市中山,與棒壘球運動更是有着深厚的淵源,曾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名震海內外的“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就是旅居日本的中山籍鄉親,梁老的兒子梁友文則聯手廣東熊貓體育為中山棒壘球運動打下良好基礎,在基礎設施配套、品牌賽事打造、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均打下良好基礎。二○二○年四月,國家U12少棒隊落戶中山;二○二一年一月,“中山市國際棒球小鎮建設”項目被廣東省發改委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建議澳門立足長遠,聯手臨近的珠海、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更多城市,重點發展棒壘球產業,把澳門打造成為世界級體育明珠。
四、推動澳門非博彩領域旅遊設施轉型升級
二○二二年澳門將面臨賭牌到期重新競投問題,建議考慮佈局旅遊博彩+大體育產業,推動體育產業成為新增長點,其中尤其建議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效應及博彩公司在國際體育領域現有的體育強項,如威尼斯人在美國棒球聯盟的優勢,盤活整合澳門、珠海、中山三地的體育設施,推動棒壘球運動成為澳門打入世界級賽事的明星項目。結合目前世界棒球運動的流行程度及其經濟價值,以及韓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棒球運動水平處於世界前列,建議特區政府考慮規劃建設大型棒壘球運動場館,打造灣區運動聯盟,將棒球明星賽事永久落戶澳門,可以小量政府投入撬動大量商業投資,形成大體育產業與旅遊博彩產業的良性互動,達致經濟適度多元的目的。
具體措施包括:
第一,整合資源。充分盤活整合澳門、珠海、中山三地的體育設施,促進澳門、珠海、中山的優質體育設施在三個城市之間一體謀劃、整合建設、開放共享。
第二,培育人才。在澳門四大高校中選取合適試點,建立橫跨內地、澳門、台灣的青年棒球隊伍,打造青年夢之隊,劍指二○二八年奧運賽事和二○三二年粵港澳大灣區申辦奧運會。有鑒於澳門科技大學已經與中山市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在中山市板芙鎮劃出成規模土地建設澳門科技大學中山校區,建議把首家試點學校確定為澳門科技大學,便於球隊就近利用中山國際棒球小鎮優質的棒壘球師資力量、優質培訓場地設施等。
第三,建立組織。依托社團優勢,組建粵港澳大灣區棒壘球聯盟組織。通過聯盟,在大灣區廣大群眾中大力普及棒壘球運動,不斷夯實拓展棒球運動的廣泛群眾基礎,源源不斷培育新消費群體。如此,才能為澳門經濟培養更多新的增長極,不斷築牢澳門旅遊業乃至澳門經濟發展的護城河。
衷心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夠幫助澳門早日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擺脫困境,促使澳門經濟、社會、民生盡快回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促進澳門經濟早日復甦,推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讓澳門真正實現鳳凰涅槃。
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 鄭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