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 澳門 · 說
——讀《平民聲音: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有感
我想說:無忘前人守護
那是槍林彈雨的年代,那是泣血搶食的街頭。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遍佈傷痕的記憶。那時候的狂轟濫炸,那時候的忍辱苟活,我們年輕一代未曾親歷。雖然不懂那個世界,不代表我不懂悲傷。從五十位經歷過抗戰的澳門人口述歷史,我彷彿聽見了那個年代崩潰的聲音:“收屍車傳出‘我未死’”、“我的弟弟曾因為又餓又沒有東西吃時,見到人家養雞,就說過一句:‘做雞好過做人!’因為雞都有人養。”當讀完《平民聲音: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我的心情一時不能平復,我們有幸生活在豐衣足食的和平時代,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讓我們似乎忽略了對前人的付出,忽略了腳下土地的耕作者。他們昔日的淒涼往事,造就了我們今日的安逸生活。學校門前的大馬路,遍植參天的老榕樹,平時偶見掉下榕樹籽,卻不知在那個每日餓死三四百人的苦痛年代,榕樹籽、蕉樹根比起“玉米糞便”,甚至乎人肉,已來得美味可口了。逃難、輪米、搶食、餓死等,一幅幅畫面讓我知道昔日小城澳門,日子是苦的,本地人日常多數靠着祖國、尤其珠三角地區的接濟,大家關係猶如唇齒相依,都在同呼吸、共命運,守衛着家園,守護着歷史。
我想說:認識今日澳門
小學五年級參加“京澳學生交流團”,北京小朋友問起“其實除了賭場、葡撻,澳門還有甚麼?”這令當時的我倍感尷尬,因為對外界來說,澳門就真的只有這些印象,身為澳門人,事後我決定更多的去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我從各種活動中親身認識到澳門人情味的濃厚:粵北扶貧、探望獨居長者、“天鴿”時隨教會送飲用水上門、長者愛心嘉年華會,我發覺澳門其實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地方不大,離島或許燈紅酒綠,舊城區卻處處是寶。如果我今日再有機會遇上那位北京小朋友,我一定會做個好導遊,帶領她在澳門大街小巷中穿梭遊走,希望通過自己的認識,嘗試向她分享本地的歷史文化底蘊,例如世遺建築,世界上其他歷史文化遺產多是單一建築,如比薩斜塔和泰姬陵,而葡國人當年在規劃這小城時的“城區”心思,令澳門成為一個“可逛”的城市,只要邊走走邊看看,會發掘出“中西互撞出和諧,新舊共融得精彩”的無窮趣味,洗掉外間“風光得庸俗”的盲區。今日,作為大灣區一分子的澳門,正把握時代機遇,期待着在發展中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我想說:貢獻灣區之窗
澳門作為灣區之窗,就是中國看世界的第一扇視窗,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於東方的西方文明,也讓西方世界有了一個了解中國的窗口。可這百年間澳門的發展,一路走來殊不容易。歷史選擇了澳門作為這樣一個的結合點:逃難,成了今日澳門老人共同的童年記憶;繼承,成了現在澳門本地人守護的生活約章;貢獻,成了我們年輕一輩應當擁有的使命任務。抗戰遠去,可印記猶新,它告訴後輩幸福不是必然,要居安思危;現今國家發展成就驕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建立,將助力青年開闊視野,增加發展機遇,今時今日生活在澳門,辦公在珠海橫琴,已是不少澳門人生活的新常態。在大灣區“9+2”城市中,澳門憑藉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留下的寶貴遺產和獨特優勢,更可以發揮好四両撥千斤的作用,正如澳門特首賀一誠強調,澳門自己首先要“磨好刀”,做好準備,才能和兄弟城市配合好,與大灣區共同發展。當代青年任重道遠,應當褪去一身浮躁,謹記前人的付出與守護,腳踏實地,努力求學,未來為貢獻灣區出力。
一個城市、一段苦痛的抗戰歷史,甚至一個有關融入大灣區的思考,當然不可能單靠一個人微薄之力去研究,我更相信希望透過自己的認識和分享,令更多人可以重新發現和評價澳門。
初中組冠軍
梁樂瑤
培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