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23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割雞焉用牛刀

割雞焉用牛刀

人們替自己開脫,往往用上一句話:“聖人都有錯。”把孔子拉出來陪襯,這樣是否就可減輕,甚至全部抹摋自己的過失?這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犯錯的烙印是永留的,把這烙印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更有好處。

聖人究竟有沒有犯錯?答案肯定是有的。世間沒有完人。可以“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管它有沒有完人,但朝着這個目標走,畢竟是正確的。有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且說聖人犯錯的事例:《論語 · 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這是說:孔子去到子游作縣長的武城,聽到彈琴鼓瑟唱詩歌的聲音,孔子覺得好笑,講了一句話:殺雞何必動用到宰牛的大刀?意謂子游太大陣仗了。治理一個小小的地方,哪須這樣的方法。子游知道這件事後,他追問孔子:“以前老師教誨我們:做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指揮。怎麼現在又說我小題大做?”

孔子馬上認錯。他說:“同學們,子游這話是正確的,我所說的不過是開玩笑而已。”

孔子說錯話嗎?從為人師表的角度而言,孔子錯了。教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不過,孔子說這句“戲言”時,不在殿堂,不在教室,而是工餘到武城一行,可以放下身段,毋須那麼拘謹。平心而論,孔子的說法是沒有錯,殺雞、宰牛都是操作,相當於工匠,工匠的工具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搬動一張茶几,是否要出動數十噸的起重機?

《老子》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這話與孔子“戲言”比較,老子是用割雞刀宰大牛,絕對不成正比。然而老子這個警句,在傳統中國的政治思想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喻示着為政之要在於安民,若能清靜無為,自是國泰民安。

冬春軒

2021-04-23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4925.html 1 (筆雯集)割雞焉用牛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