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蓋額 袖大搖風
好像是林語堂説的:有人請他演講的話,其講稿要像女人的裙,越短越好,沒有更妙。如今應驗了,果眞出現了“迷你裙”,還有比迷你裙更迷你的是“熱褲”。
記得有句描寫衣着的句子:“衫長堪掃地,袖大可搖風。”又是另一款服式。兩兩相比,各走極端,沒有一定標準,此之謂時尙,今人稱之曰新潮。新潮是潮流的潮,也有朝代的朝。中日戰爭之前,是蔣介石的朝代,他發起所謂“新生活運動”,禁止奇裝異服,在“新”的眼中,認為你的衣服奇,他的衫褲異,即是礙眼的“異形”,有失觀瞻,更傷風化,警察先生見到,不是拉去“坐花廳”,只是在你的衣服上蓋幾個不脫色的印章,非常顯眼四個大字:“奇裝異服。”後來蔣介石撤離大陸,那時香港流行的辣椒鞋、喇叭褲,長毛頭,凡此“異類”,進入大陸也要改一改,因為這形象是“臭飛仔”、“油脂妹”。俱往矣,數新潮人物還看今朝。
昔西漢長安童謠有《城中謠》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且平額;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匹帛。”童謠説:民間受到宮廷的影響,上行下效,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婦女的衣飾、打扮,均以城中為榜樣,一學就超越城中:城中流行高妝髮髻,雖高,但不盈尺,而地方的婦女髮髻已高達一尺;城中流行描大眉,地方的婦女竟把眉毛描劃蓋過半個額頭。更詫異的是城市婦女時興寬大的衣袖,而地方婦女竟用上一匹布帛為衣袖。應驗了“袖大可搖風”的說法。童謠用誇張的筆法,描繪服飾打扮的上行下效,更寫出上有好之,下必甚者。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實則指一切歪風惡習。
西風東漸,好的不學,不好的照單全收,更變本加厲。有一種美稱為“缺憾美”,但穿窿褲、露肉衣,畢竟是破舊的東西,然而是超高的價錢,我替那些購買“貨不比值”者被愚弄而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名牌”為傲。所謂“帶領潮流”,其實是被“名牌”、“新潮”這潮流牽拽而行。早年有個“帥哥”,風靡一時,甚囂塵上,查實是一名乞丐。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