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澳門內需和社區經濟發展的思考
毋容置疑,博彩、旅遊業具有的澳門經濟命脈角色和地位,將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難以撼動,政府強力落實中的經濟多元化勢頭良好,透過這些事實和眼前的疫情狀態,可以分析出一個明確的趨勢性答案──那就是澳門未來經濟復甦與發展能力依然良好和強大!
事實求是的來講,未來強大和良好不完全代表着今天不需要去做更多經濟復甦的推動工作。
從新春期間行政長官走訪社區商戶等視察與調研活動,以及從去年較長時間以來,政府推出的消費卡和對商戶、僱員的各項財政救助政策,加上通過特色店和社區嘉年華的一系列舉措可以看出,政府在擴大內需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方面積極作為,效果良好,且十分重視並着力擴大澳門投資與消費的總需求。
因此希望說明的是,澳門受生產性企業產業鏈不足的影響,其擴大內需產生的作用和價值,必然有別內地和其他地區擴大內需的效果。鑑於現狀,政府可否思考做篇具有自己獨特優勢,及其奔着擴大內需、保就業為主旨,其他幾個方面應該有助解決問題,幫助擴大內需和就業的文章。
澳門擴大內需效果有別其他地方
正常經濟環境中,有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說法,即擴大本地投資、刺激本地消費和擴大外貿出口。
澳門貨物出口比重很小,依賴對外服務出口,可疫情下對外服務出口受到了巨大衝擊,可用的經濟財政工具主要有“擴大本地投資和刺激本地消費”。但僅就這兩項來說,在澳門所起到的作用雖然重要,只是其價值不能與內地相比,因為澳門缺乏上下游的產業鏈可以產生聯動的拉動效應。
眾所周知,完整的社會生產過程包括原材物料、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生產出來的產品進入最後消費環節,整個生產鏈條社會再生產才能算是拉動完成,消費在社會再生產中才能具有基礎性地位。
澳門真實的內需可以講就是投資和消費,消費則主要是鼓勵市民留在澳門到餐館吃飯、超市買東西,這樣的做法對保相關商戶和其中的就業者有用,但從拉動產業鏈發揮內需的全部功能方面來講,效果受限。
開發社區經濟吸收失業者
鑑於上述原因,為彌補不足,筆者認為政府可在如下方面做些調研。
澳門的特徵之一是地小人多,產生的原因是例如二○一九年外來遊客總量達到了3,900多萬人次,3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且因為旅遊景點缺乏廣泛佈局致使遊客集中於幾個地方。
從去年疫情到來之後,以前人流如鯽的場所開始出現人流稀少的新景觀。與此同時,疫情所致的失業人數有所增加,處於物價因素過關珠海購物的市民逐步增加,這兩種現象足可以催生兩個新思考:例如政府可否思考通過哪怕短期的行政政策,開放澳門所有可以利用的場所,例如噴水池前地、跑狗場舊地,甚至像宋玉生公園等公共地方,允許本澳市民自由擺攤,如此以來,失業者的數量和精神,以及其生活壓力會得以改善。
利用社區環境發展夜間經濟
夜間經濟起源於一九七○年代的英國,初衷是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的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夜間經濟一般指從當日下午六時到次日早上六時所包含的經濟文化活動。其業態包括但不限於夜間購物、餐飲食、旅遊娛樂、學習休閒等,是在城市特定地段發生的各種合法商業經營活動的集合。
內地夜間經濟市場廣闊《夜間旅遊市場資料報告二○一九》顯示,對夜遊體驗有需求的遊客佔總數比例達92.4%。自二○○四年青島市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青島市區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來,包括杭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陸續出台政策促進夜間經濟發展措施。多年以來,內地夜間經濟發展熱潮方興未艾,有媒體發佈的《二○一九至二○二○年中國夜間經濟產業發展趨勢與消費行為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內地夜間消費規模約佔總體零售額的60%,未來將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突破30萬億元。
澳門若是借鑒國內外城市發展夜間經濟的成功經驗,展開研究推動夜間經濟發展,以及因此可能帶來光污染、噪音擾民等多負面影響的綜合研究,應該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落地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長遠意義。
若是通過政府政策把噴水池前地、跑狗場舊地,甚至可以包括宋玉生公園等多處公共地方,變成可以容納商販和市民自由買賣的24小時臨時自由貿易場所,相信在解決部分人就業的同時,可以開發出發展夜間經濟的一個新模式、一片新天地。
引導拖車仔轉型為社區經濟群體
筆者思考過一個現象,應該有數百甚至近千市民在過去多年來一直從事拖車“水客”的跨境貿易活動。但去年以來,因為澳珠兩地海關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這些拖車“水客”開始失業。
記得好像有部電影的名字《一個都不能少》,政府在幫助就業者積極就業方面一直在這樣做。於是在想,政府可否分析研究下引導這些失業者,改變過去非法帶貨出入關的做法,暫時性允許他們把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要求的商品,帶到社區經濟的白天和夜間市場進行擺攤經營?如此一來,這個拖車仔群體非法兩地貿易的問題會化解,失業問題也不復存在,並且可以引導他們成為了社區經濟發展推動者,吸引珠海等周邊內地城市遊客來購物消費,一舉四得。
清大文產(北京)規劃設計
研究院專家顧問
許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