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14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學者倡加強紓緩治療服務

鏡湖護理學院昨發佈兩項科研成果

與會者合影

鏡湖護院發佈孝道與生命末期照顧研究

學者倡加強紓緩治療服務

【本報消息】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昨發佈兩項科研成果,顯示現時澳門市民對具質量的生命末期照顧有較高需求,但礙於對相關內容認知不足,影響自身或對父母生命末期照顧的決策,故建議加強紓緩治療和維持生命措施的宣傳教育,以及醫護人員的培訓,並期望政府加大紓緩治療服務投入,探討在澳門推行“預設醫療指示”可行性。

“孝道與生命末期照顧”系列研究成果發佈會昨日下午三時假鏡湖護院演講廳舉行,公佈“澳門華人‘好死看法’及生命末期照顧中‘盡孝表現’調查研究”及“澳門民眾對紓緩治療和生命末期照顧的認知和態度研究”的成果。教青局高等教育廳長許嘉路,社工局長者服務處社工黃露婷、護士歐嘉欣,鏡湖護理學院校董會主席劉永誠、副主席吳培娟,董事陳錦鳴、黃若禮等出席。

認要準備卻忌談死

兩項研究均受澳門高等教育基金資助,並得到澳門明愛、工聯、街總、婦聯、蓮花衛視及鏡湖醫院等機構協助收集問卷。第一個研究針對澳門十八至七十四歲華裔常住人口進行,收到七百○六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八成五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好死”是需要對死亡有準備;超過九成人認為“盡孝”是應該要陪伴和滿足父母需求,超過五成認為不應隱瞞病情或只報喜不報憂;但當面對父母臨終時的選擇,卻少於七成人願意主動與父母談論死亡,反映自身追求“好死”狀態與面對父母臨終時“盡孝”表現存在差異。

約半數人反對拔喉

第二個研究是針對十八歲或以上澳門居民進行,收到七百三十七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六成二受訪者在生命末期時傾向選擇紓緩治療;七成四贊同預先制定“預設醫療指示”文件,並且大部分人知道紓緩治療目的是為減輕末期病人痛楚和不適,但又有約半數受訪者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停止維持生命措施,反映民眾對紓緩治療和維持生命措施存在認知差異。

倡推預設醫療指示

研究項目負責人伍慧兒助理教授及梁淑敏副教授指出,兩個研究均對推進澳門未來的醫療照護服務十分重要,其結果凸顯現時澳門市民對生命末期照顧有較高需求,想預先做好對死亡的準備,達至“好死”,但又不懂進行生命末期照顧的決策,使想法和決策之間出現差異,原於對紓緩治療和維持生命措施的認知不足。

因此,必須對市民加強相關宣傳教育,增加對生命末期照顧的了解,鼓勵在家人之間談論死亡;同時,醫護人員亦要加強專業培訓,才能有能力和信心協助病人和家屬討論生命末期照顧計劃。

此外,還建議政府應社會對“好死”的迫切需求,加大對紓緩治療服務投入,探討在澳門推行“預設醫療指示”可行性。

2021-04-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3028.html 1 學者倡加強紓緩治療服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