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創新並行的十九世紀
據說,貝多芬在一八○四年完成第三交響曲《英雄》,曲譜扉頁上原本是親筆題字獻給他心目中的法國大革命英雄拿破崙的。但當年五月法蘭西第一帝國橫空而出,拿破崙登基,貝多芬十分失望,遂把題獻改爲《Eroica》。似乎貝多芬的悲傷,只表達了他當時心中的澎拜激情,老天爺還是和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皇帝開了一個玩笑。一八一二年,拿破崙遠征莫斯科,卻在俄羅斯焦土戰略下,軍敗如山倒,以至建立不久的帝國土崩瓦解。但拿破崙也爲他佔領的土地帶來了政治與行政改革,十九世紀的歐洲也因此到處出現了民族獨立的浪漫運動。
十八世紀末,以巴黎爲中心的啓蒙運動,法語爲 Siècle des Lumières ,指的是“曙光的時代”。當時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拉丁文 Sapere Aude (敢於求知)的啓蒙精神來闡述人類的理性擔當,被認爲是挑戰中世紀教廷一統天下的腐朽經院思想。巴黎沙龍裏的啓蒙精神終於在法國大革命中走上了街頭,拿破崙又在征戰中把它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散播到整個歐洲。一八一四年召開維也納會議的目的,是針對拿破崙退位後如何重建歐洲的政治格局。
拿破崙戰爭把歐洲王朝舊制度的脆弱暴露於人民面前,主持維也納會議的奧地利 Metternich 親王,可說是力挽當時拿破崙戰爭留下的狂瀾。法國的波旁王朝復辟,十五年後新的法王查理十世倒行逆施,要恢復昔日的專制王權,引發了一八三○年的“七月革命”被迫退位。但法國社會依然無法走出王朝陰影,還是由他的堂弟奧爾良公爵繼位,十八年後才被歐洲另一次革命浪潮所推翻。法國在一八四八年才第二次建立共和國,而它不到五年就壽終正寢!
革命的浪漫,政權的爭霸,加上法國大革命前夕開啓的英國工業革命,歐洲社會於急劇的變動中向前邁進。傳統手工業受到嚴重的衝擊,經濟危機頻發。並行的還有默默獻身科學研究的法拉第,他在一八三○年發現電磁現象,而麥克斯韋則在一八六四年發表了《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從而開啓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末年,歐美的發明家、企業家輩出,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今天拜耳的醫藥化工、平治的內燃機,以及已經成爲歷史的電報無線電收音機……還有依然點亮大都會夜晚的交流電,這些發明家可能一早已被人們遺忘,但他們的科技,卻廣泛應用於現代日常生活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九世紀動盪與創新並行的歐洲,竟然有餘力來到遙遠的東方,爲了貿易的糾纏,出乎意料地打敗了大清帝國。然而,大清帝國依然沉醉在二千多年前的四書五經中,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還沒有驚醒,十幾年後再吃了英法聯軍的一個大敗仗,才被迫打開神州大門。從此民族思想還有洋燈這些科技,一併進入了只有臣民的專制皇朝。真的意想不到,十九世紀歐洲的民族運動和革命思潮,也在二十世紀初的神州大地開花結果,大清帝國走進了歷史塵埃。
陳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