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術節本土更煞食
闊別差不多兩年的澳門藝術節上星期開票房了 ! 在疫情威脅仍在的情況下,今年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外國藝團無法來澳,所有演出均來在自內地及本地;第二是本地作品是由上年推遲到今年的,幸好這些節目都沒有太大的時限性,不過在這些作品中,會否因疫症而產生新的想法,拭目以待了。
看完整個節目表,豐富多樣,花了不少心思,但為什麼不就乾脆來個全部都是澳門藝團的藝術節?第一屆澳門藝術節於一九八八年開始,回歸前由當時的澳門文化司署及澳門市政廳主辦,現由澳門文化局主辦。可能因為前期有澳門市政廳的介入,本土味濃,頭幾年的節名是“新春藝術節”,參加者絕大部分是澳門的藝術工作者,整體水平或未能登上國際高台,但卻有種本土動力,聚心力強,有着各展所長,合盡全力的味道。三十三年過去了,澳門藝團無論在類型、水平上都翻了多倍,如果以上年已邀演的藝團為基礎,再公開徵集以疫情為題的作品,便可以構成一次很有特色的“澳門”藝術節了。今年邀請的內地藝術家,水準當然有保證,但從整體藝術節的方向來看,便似乎有點失焦和模糊了。
說說幾個很有特色的本地節目,票房開賣便多場爆滿是夢劇社的《路 · 遊 · 戲》,這是個實地導賞演出,在未選入藝術節前已公演過,大受歡迎,觀眾跟隨表演者穿梭路環的橫街小巷,透過導賞、戲劇、舞蹈及展覽,體會路環舊日的繁華,整體編排出色。李沛榮、李淑雯的《大堂巷7號睇樓團》及李芯怡《人人超級市場》均曾於澳門城市藝穗節首演,被推薦在澳門藝術節再次上演, 扮作地產經紀的演員為一眾“準買家”觀眾推介氣派非凡的百年西關大屋。演出結合光影、動畫及音效等多媒體元素,呈現豪門大宅的百年變幻。《人人超級市場》是個很可愛而聰明的作品,在超市內演出,觀眾戴上耳機,跟隨兩位演員在超級市場的貨架間穿梭,走進不同的人生階段,從逛零食區到逛糧油食品區,已是一個成長過程。今年更特設了普通話場,主角李芯怡是個越來越亮眼的全職演員,近作《真的戀狗了》便得到不少觀眾的讚賞。
文:晴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