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3月30日
第E03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為了愛而活下去——讀《不死鳥》有感

為了愛而活下去——讀《不死鳥》有感

台灣作家三毛是一個放蕩不羈、浪漫瀟灑的人。最近,我讀了收錄在三毛作品集《夢裡花落知多少》中的一篇《不死鳥》,深有感觸。

三毛在寫《不死鳥》時,她的丈夫荷西早已永遠地離開了她。荷西陪伴三毛闖蕩各地,可以説是三毛的生活、精神支柱之一,失去摯愛,三毛理應悲痛無比。在《不死鳥》中,她深刻地探討了愛和死亡。三毛也曾對他的父母親說,如果自己選擇結束了生命,請他們要想得明白。

誰知這麼一句話,卻讓母親流着淚,請求三毛再試着活下去;父親的語氣失去控制,認為是三毛讓他失去女兒,便是他的仇人。父母如此的反應,讓三毛的心為之撼動——“原來自己的生命在愛我的人心中是如此重要”,這也讓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命。三毛失去荷西,也一度想結束生命,但對愛負責任的她,選擇做一隻“不死鳥”,繼續堅強地活下去。

三毛的瀟灑人格,在面對死亡時選擇了收斂。為甚麼?因為她肩負着對至親的責任。荷西死後,這世上還有兩個三毛最為牽掛的人——她的父親和母親。“一個有責任的人,是沒有死亡的權利的”三毛認為,這世上只要她的父母、丈夫荷西還活着,自己就不能死。她對至親至愛的人的愛勝於自己的生命。她不願死亡,因為死後還在世上的父母會因她而悲痛。她要做“不死鳥”:寧願最後死亡,接受所愛之人一個個離去,承受無盡的悲痛,不斷地心碎,也不願讓自己牽掛的人來承受自己死亡的悲痛。

是啊,愛往往最能拯救一個人,是愛,讓人肩負起了責任。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似乎死亡並不常見,但挫折、失望卻是常有的。當面對失望悲傷時,總有那麼幾個人安慰你,把你從傷感的泥潭拉起來,他們也許是朋友,也許是家人。但,所有把你從悲傷中拯救出來的,不單是人,還有愛。因為愛,我們漸漸地負起了責任,愛別人,愛自己。

願我們同是生活中的“不死鳥”,大家用愛,堅強樂觀地生活!

張梓汶 培正 初二

2021-03-30 張梓汶 培正 初二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0007.html 1 為了愛而活下去——讀《不死鳥》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