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的課堂
疫情期間,教青局宣佈延遲開課,但老師和學生都響應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老師們使用網課平台授課,學生們坐在家中學習。在這段時間,老師的教學工作是否遇到挑戰?學生對線上學習又有甚麼感受?讓我們看看關宏德老師、黃建東同學和林思雅同學有甚麼看法吧!
來自高三的黃建東同學表示,上網課培養了他的自學和自律能力。但他認為,長時間地注視電子熒幕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也常會發生信號不足和視頻卡頓的問題。不過,幸好老師會在上課時進行錄製,學生可課後重新播放查缺補漏。黃同學認為,在疫情期間,學習的進度就和平時在學校課室上課一樣,老師會提出關於知識點的問題來檢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同學可以在評論區討論與回覆。他覺得這加强了學習的趣味性,並解決了平時學生在課堂上不敢舉手的問題。
由於在上網課時認真聽講,所以在正式復課後,黃同學很快便跟上了學習的進度。但黃同學還是更傾向於選擇線下學習,因為如果有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他就可以在課後得到老師一對一的回答。
在高二文科的林思雅同學看來,線上授課對學生而言可圈可點,電子化的運用在某程度上便利了學習,學生“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亦可以通過拍攝教學內容,省去大量抄寫的時間,避免了抄不及、抄漏筆記的情況。
但弊端亦顯而易見,首先在硬體上,由於zoom軟件規限了上課時長,學生亦會被網速約束而影響上課。其次,在交流方面,不能與師生當面探討問題,並且林同學也觀察到部分學生並不太在意網課這件事情,所以出現了學生聽課遲到和網課缺席的情況。因此,林同學提議學校可建立一個系統讓學生準時簽到並設立具體的出席制度,如:上網課時規定學生開啟攝像鏡頭。另一方面,學生需要線上繳交作業,學生需經過拍攝、上載,且需根據班別、學號、科目、日期及作業內容來為每一個檔案命名,程序繁雜、時間過長。校網系統為了防止資料洩漏會限時自動登出,在繳交作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登陸系統,整個過程非常麻煩,從而浪費很多時間。所以,林同學亦更傾向於線下教育,希望與同學們一起上課、學習。
黃文雅 鏡平 高三
許綺雯 鏡平 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