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的開頭和結尾
澳門第三十一屆藝術節,以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一日晚,演出輕歌舞劇《白蛇》開頭;以五月廿八日至廿九日晚,演出話劇《離去》結尾。兩部大作,均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呈獻,可謂隆而重之了。
沒有機會看過《白蛇》、《離去》的廬山真面目,甚至未能拜讀劇本。然而,當知道其取材於也算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白蛇傳》時,我就敏感地想到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因為“白蛇娘娘就被壓在這塔底下”,所以魯迅“惟一的希望”,“就是這雷峰塔的倒掉。”而白蛇娘娘、許仙、法海禪師的故事,卻是魯迅聽他的祖母說的,可見流傳久矣。把民間傳說改編為不同藝術形式以傳播之,小提琴協奏曲是個成功範例。不過,協奏曲忠實於原來的情節發展,所謂二十一世紀的青春劇《白蛇》卻不一定了,其或許想借此表達現實世界的種種情態。而《離去》,卻乃國人改編自美國劇作家奈戈·傑克遜的同名創作,所說的,是一位飾演莎士比亞《李爾王》的資深演員,埃略特·普林形形色色的際遇。真是人生有限,藝術永久。一耳聞莎翁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我便從心底湧起地念想李爾王的三個女兒。在李爾王將把權力和財富分給女兒時,大女兒高納里爾說:“我愛您是不可以數量計算的。”二女兒雷根說:“只有愛您才是我的無上的幸福。”而三女兒考狄利婭卻“默默地愛着吧”,“我沒有話說。”結果,說好話的得好報,寡言的一無所有。但很快就令人口呆目瞪,得益者最為不孝,分文沒得者對父王最為戀惜。你就此想開去,擅演李爾王的埃略特·普林,當他已看透世情卻得了阿茲海默症而難以超塵脫俗時,他也有的三個女兒又會如何對待他呢?我甚欲一求究竟!
從經濟學觀點視之,《白蛇》、《離去》,尤其歌之舞之兼動用高科技的《白蛇》,製作成本定然不菲;從藝術角度判斷,兩劇均來自北京,其定然相當程度地代表了本屆藝術節的最高水準;而從實際權衡,把兩劇從首都移師澳門,定然為濠江人之福,相信各種藝術門類的愛好者,會引為至樂地一睹為快。於是乎!我為小文也設計了一句台詞:“但願《白蛇》能先聲奪人;但願《離去》為壓軸好戲”。
索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