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3月30日
第C04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機械人裝上蝗蟲耳“聽”世界

設備源自死亡蝗蟲的耳朵

新技術令生物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以色列研究 團隊成功將死亡 蝗蟲的耳朵與機 械人連接

研究人員測試部分機械部件

機械人裝上蝗蟲耳“聽”世界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發佈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在生物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將死亡蝗蟲的耳朵與機械人建立連接,該機械人能接收到耳朵接收的電子信號。

研究人員表示,在研究項目開展初期,團隊試圖探索如何將生物系統的優勢整合到技術系統中(例如:以死蝗蟲的聽覺器官作為機械人的傳感器)。團隊最終選擇聽覺系統,因為該聽覺系統便於與現有技術開展比較,而嗅覺的難度則要大得多。”團隊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用死蝗蟲的耳朵取代機械人的電子麥克風,用耳朵的聽覺能力檢測環境電子信號(空氣振動),並借助一種特殊的芯片,將蝗蟲的聽覺輸入轉換為機械人輸入。”

外界關注在研發過程中,如何將死亡蝗蟲的耳朵與機械人建立與連接,對此研究人員介紹稱,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團隊克服諸多挑戰。在首階段,研究人員製作能夠響應環境信號的機械人。在第二階段,研究人員分離出死蝗蟲的聽覺器官,並使其保持活性。在第三階段,研究人員找到讓機械人順利接收信號並作出相應反饋的方法。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領銜研究團隊的策劃人員經常與蝗蟲打交道,熟知蝗蟲的相關生活特性與生理特點並找到分離蝗蟲聽覺系統的方法,由此通過多次研究與調查,開發了能讓其響應電子聽覺信號的代碼。隨後,團隊又開發了耳朵芯片,通過為其提供氧氣和養分,蝗蟲耳朵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能保持活力。芯片還能提取、放大電子信號,並將其傳輸給機械人。

如今,人們將聽覺與視覺等功能賦予各種智能設備,如聲紋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幫助各種設備更好地“看懂世界”,也幫助人們更好地與世界進行互動。此次團隊通過將死亡蝗蟲的耳朵與機械人建立連接是一項新突破,無論從生物研究角度還是從技術創新角度上看,團隊已成功打開機械人與昆蟲感官融合的大門。不少從事機械研究的專業人員稱,以上研究成果可能對於簡化機械人設計、降低機械人製造成本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研究人員表示,與電子系統相比,生物系統消耗的能量微不足道,且它更加經濟、高效。例如,筆記本電腦每小時消耗約一百瓦電能,而人腦一天的能耗僅二十瓦左右。大自然有很多先進之處,應該加以利用。蝗蟲聽覺機械人的原理同樣也適用於嗅覺、視覺和觸覺。再例如,有的動物具有探測爆炸物或毒品的驚人能力,製造裝備生物嗅覺器官的機械人可以幫助執法人員識別罪犯等。

美 子

2021-03-30 美 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9943.html 1 機械人裝上蝗蟲耳“聽”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