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被堵中歐班列諮詢翻番
【本報綜合報道】據央視新聞、外媒廿九日消息:近日,一艘重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航道擁堵,導致全球貨運延誤,再加上各地因新冠疫情不穩減少海路運輸,反而成為中歐班列一展所長契機。有不少企業聽聞貨船堵塞海運航線後,立即改用陸運。央視新聞指出,中歐鐵路近日諮詢量大幅上升。
三成客戶改鐵運
雖然“長賜號”部分船身在周一已成功浮起,但隨着運河兩側的船舶數量不斷增加,即便“長賜號”能夠順利開走、運河恢復暢通,疏散船舶方面也需至少數日,目前估計有三十萬個標準貨櫃箱的貨物積壓。由於去年疫情爆發開始,隨後數月的海運價格急劇上升,且運輸時間加倍,因此有企業決定改用鐵路運輸至歐洲各國。
有企業的工作人員指,由於電子產品、健身用品需求急增,又不適合空運,因此採用中歐班列,但坦言鐵路雖不斷增加運力,但仍然不足。另外,有深圳的經紀人稱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客戶已改為鐵路運輸。
而無論是就地等待還是繞行非洲好望角,被堵的船舶都將付出額外的成本。而繼續走海運,可能會面臨四月份沒有船期或漲價。受此影響,國內一些國際物流服務平台近日收到關於中歐班列的諮詢,較之前多了一倍。雖然中歐班列的運輸成本比海運高出百分之五十,但與空運相比還是要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