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職能重疊 規範資助標準
廿三公共基金年內檢討重整
【本報消息】議員何潤生就公共部門職能架構優化及重組提出口頭質詢。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回覆指,公共行政改革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將從公共行政的架構、人員、服務三個領域分析,梳理每個領域的問題,以便達到精簡部門架構、完善人員管理、提升服務效率和質素的行政改革目標。
檢討架構重整成效
在檢討架構方面,張永春指出,分析了公共部門的職能、權限及人員配置,對於明顯存在職能重疊、權限劃分不清晰、人員配置不合理的部門進行了重整,去年按計劃完成了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等七個部門的合併重組;今年會檢討架構重整的工作,一方面是追蹤研究去年部門重組的成效及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作為今後部門重組的參考,另一方面是檢討現時廿三個公共自治基金的職能、架構及所適用的法規。
公共自治基金的檢討方面,首先是分析各個基金的職能,按照“專業歸口”的原則明確分工,對職能相近或重疊的基金合併重組,由單一基金專門負責該領域的資助,避免出現多方申請、各自審批、重複資助的情況。此外,根據廉署之前有關“非凡航空借貸援助”報告的建議,將在充分研究各個自治基金過往運作的基礎上制訂法規,統一規範自治基金的資助標準、項目審批及後續監督,以確保公帑有效及合理使用。
實事求是增聘人手
張永春提到,政府在不同的施政範疇設立諮詢組織,目的是廣泛吸納社會意見,使施政更加科學並貼近民意。政府配合過往公共部門架構的重組及施政需要,透過新設、重組或撤銷,以及理順行政支援等方式,已經完善部分諮詢組織的設置。此外,透過訂定諮詢組織中社會人士成員的任期不超過六年及兼任不超過三個組織的指引,擴大諮詢組織成員的代表性,促進諮詢組織成員的適當流動,增強諮詢組織的認受性,更好地發揮其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的作用。下一階段,在聽取社會意見的基礎上,政府將會審視各諮詢組織的功能和架構,着重強化政策諮詢於政策執行期間的協調聯動,更好發揮諮詢組織的功能。
張永春稱,公共自治基金的重整及檢討今年展開,冀對審批及監管有統一的一體化,過程中或將有所合併,有些如大熊貓基金則會取消;有些基金會涉及法律修改,相關工作正密鑼緊鼓推進。至於公務人員的總量控制,張永春指出,在控制人員增長的前提下,要實事求是增加個別人手緊缺部門的人員數量,如博監局管理四十一個賭場,但稽查人員僅有一百三十多人,人手不足,需要實事求是增加。在避免公務人員不斷增長下,就要做好人員的橫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