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28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偶與物的角色

偶與物的角色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自從駐點於路環後,便開始舉辦了三期“我們的故事”偶物劇場系列工作坊。工作坊以“偶物劇場”為核心,每年邀請不同導師帶領,包括燈光、聲音設計、獨白編寫、即時投影技術、繪畫創作、小丑表演、故事盒等訓練。而早前作為“戲偶館”開幕演出的《Lone Together‖獨在一起》,相信是該系列工作坊三年來首度公開售票演出。

整個演出由七個獨立成章的短篇組成,七個創作者有些在二○一八年的第一屆工作坊已開始參與。雖說是“偶物編作劇場”,不過因應每個創作的內容、創作者的個性,偶與物在七個作品都起着不一樣的作用,擔當不一樣的角色。

林冰冰的《你們都吃了很多毛病》是七個作品中最具敘事性的一個。故事以各種象徵,如堅持用紅色筆寫字的男孩、壁虎等,展現說故事人對脫離“常態”的掙扎與探索;剪紙、童服、手電筒的運用,不外輔助說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劇中人每每從櫃裡走出來、用櫃門作隱藏、最後打開窗戶的空間運用。門、窗的轉喻與故事內容扣得準確。

相反,跟林冰冰一樣在閣樓演出的陳少芳的《沒什麼兩樣》,卻幾乎沒有語言,完全以身體語言跟物件、錄像投影進行對話。碗、金屬托盤、木架,原來是拆開了的一張檯,兩把長傘插着一雙鞋子,一步一步地模仿她故事中的一位長輩親人。身體與物件的結合、行動,比敘事有更多驚喜。

地下店面空間,分別是徐靈芝的《“包”好了嗎?》和黎梓盈的《自我》(第一部分),這兩部分對物件的運用剛好跟閣樓的兩位相反。沒有明顯的轉喻,一如敘事風格的直白,意大利粉就是意大利粉,布偶就是布偶,是敘事所需要的道具。展現孤獨感的是她們各自設定的戲劇情景,YouTuber隔離於屏幕,手作人在布簾後的小角落裡自言自語 。

(人文路環 · 二)

踱 迢

2021-03-28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9603.html 1 (衆藝館)偶與物的角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