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心目中的大師
提起西方攝影名家,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幾乎無人不曉。若要追溯他攝影人生的“決定性瞬間”,則不得不提這幅《坦噶尼喀湖上的三個男孩》。
拍攝這張相片的人,是匈牙利著名攝影家馬田 · 蒙卡斯(Martin Munkacsi)。翻開攝影史,蒙卡斯被譽為“時尚攝影之父”,但大概沒有多少人想到,一宗致命的街頭毆鬥,竟是這位攝影大師的事業起點。他以旁觀者的角度,拍下了打鬥過程,影響了法庭裁決,兇徒最終是否逃過法網,已無從考證,但蒙卡斯卻因而招致惡名。
一宗命案,使得不是兇手的蒙卡斯在柏林臭名遠播,但他獨特的攝影風格,卻又為他帶來不少工作機會。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末開始,時尚、體育和街頭攝影,成為蒙卡斯攝影路上長驅直進的三頭馬車,他尤其擅長捕捉動感和速度,為自己的攝影作品注入時代朝氣,那段時期的代表作之一,首推《坦噶尼喀湖上的三個男孩》。一九三○年,蒙卡斯在西非的利比里亞拍下這幅相,對當時攝影方向未明的青年布列松而言,更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曾說蒙卡斯之神作,對自己影響至深,使他領悟到攝影可將永恆封印。相片中洋溢的歡欣氣氛,孩子們雀躍不已的心情,帶來的不只是強烈的視覺震撼,更有一種普世的感染力。
蒙卡斯以活潑跳脫的攝影語言,詮釋多彩多姿的時尚世界,讓他趕上了摩登時代的早班列車。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蒙卡斯為了逃避納粹迫害,把自己的事業重心轉移到紐約。未幾,美國時尚雜誌《時尚芭莎》便邀請他加盟,負責為荷里活明星拍攝肖像。有別於傳統的時尚攝影,蒙卡斯總愛帶模特兒走出攝影棚,到不同地方取景拍照,將大自然和優雅時尚融為一體,巧用幾何構圖和光暗對比,凸顯相中主角的迷人風采。紐約使蒙卡斯名利雙收,而他標誌性的時尚攝影風格,更啓蒙了不少美國的攝影大師,理察 · 艾域頓(Richard Avedon)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只有十一歲的他,每次都會將蒙卡斯操刀的作品,從《時尚芭莎》中逐一剪下,然後貼滿在自己睡房的牆壁上。
在大師還未煉成之前,模仿偶像的風格是必經過程,艾域頓亦不例外。在蒙卡斯的時尚攝影作品中,德國女演員瑪利安 · 維高斯頓(Marianne Winkelstern)在雨中躍起一刻,令艾域頓最印象難忘,也被他視為早期苦練攝影技術的“考牌之作”。對艾域頓來說,這幅《跳過水窪》不只展現蒙卡斯的攝影技巧和創意,女主角維高斯頓真情流露的笑容,才是相片的靈魂所在。
艾域頓後來成為美國獨當一面的時尚攝影名家,《紐約時報》更形容他的攝影作品,定義了過去半世紀美國現代藝術精粹和文化本色,而他和自己心目中的時尚攝影教父,亦有過一面之緣,過程前後,令他更拜服蒙卡斯的專業和廣博見識。當時蒙卡斯在紐約的廣場酒店,為《時尚芭莎》進行拍攝工作。根據艾域頓的憶述,在蒙卡斯眼前的是一位絕色美人,他忙着指導模特兒應如何在一棵樹旁擺姿勢:“接着他抬起頭,整理一下模特兒的裙子,再拍下幾張照片。我後來在其中一期《時尚芭莎》看到這輯相,但我還是不明白為何蒙卡斯非要在那棵樹下拍攝不可。直至幾年後,我到巴黎旅遊,才發現當年在紐約廣場酒店的桐樹,在香榭大道兩旁隨處可見。”
撰文:杜 然
攝影:Martin Munkac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