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紀念“奴隸受害者日”
華促美解決自身人權問題
據香港中通社、中新社報道:當地時間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舉行“奴隸制和跨大西洋販賣奴隸行為受害者國際日”紀念活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發言中警愓白人至上主義依然存在;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則呼籲美國正視並解決好自身人權問題,以真誠、平等的態度開展國際合作,停止無端攻擊抹黑。
本報綜合報道
保障少數族裔權利
戴兵在大會發言中指出,在美國,數千萬的非洲人後裔仍然遭受着各種歧視和不公,自由和平等對他們只是空洞的法律條文。此外,針對亞裔人群的暴力事件也大幅增加。希望美方切實採取行動,着力解決本國的人權問題。
戴兵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國方面開始公開承認自身存在嚴重人權問題,認為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是長期困擾美國的醜惡毒藥。承認問題固然很好,糾正錯誤才是關鍵。希望美方切實採取行動,着力解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警察暴力等問題,有效保障少數族裔權利,同時以真誠、平等態度開展國際合作,停止傳播政治謊言和對他國無端攻擊抹黑。
戴兵表示,中方願同各國共同努力,打擊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確保所有人都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建設一個包容、平等和自由的社會。
不能採取迴避態度
第七十五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表示,對種族歧視和不公決不能採取迴避態度。國際社會不能允許部分人通過虛假信息,讓受害者懷疑自己的記憶和歷史,也不能對有關補償性正義的問題避而不談。他敦促各國紀念和緬懷奴隸制和跨大西洋販奴貿易的受害者,同時積極參與《德班宣言》與《行動綱領》二十周年紀念活動、非洲人後裔常設論壇,以及非洲人後裔國際十年的中期審議工作。
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間,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從非洲擄掠人口,經大西洋販運至美洲殖民地充當奴隸,目前估計從非洲販運至美洲的奴隸約一千二百萬人。另有學者認為,將販運過程中死亡的人數納入統計後,大西洋販奴貿易給非洲帶來的人口損失可能高達三千萬人。
為了永久緬懷受害者,一座永久紀念碑於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揭幕,並以每年三月二十五日定為“奴隸制和跨大西洋販賣奴隸行為受害者國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