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鼻很大,可是我很温柔
《西哈諾》三個字你可能完全沒有印象,改說《風流劍客》,你或會想起《楚留香》,若說《大鼻子情聖》,你的模糊記憶鮮活了一點……呀!那套九十年代的著名法國電影,由影帝謝勒狄柏度主演,他更以這電影獲提名奧斯卡獎。 《大鼻子情聖》改編自知名法國劇作家愛德蒙 · 羅斯丹一八九七年的舞台劇《風流劍客》,以十七世紀的法國為背景,描述法國著名劍客兼作家西哈諾“我很醜,可是我很温柔”的感情生活。
西哈諾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是技藝高超的劍客。他敢於為朋友以一擋百,一面戰鬥一面成詩。唯獨是他那特大的鼻子,令他自卑得不敢與美麗的表妹表白,表妹卻愛上了空有外貌的英俊朋友。他只得把對表妹的愛付諸筆尖,代替他的情敵寫情書。在經歷一番波折後,他終於在臨終前得到了表妹的愛情……這是新浪漫主義戲劇的代表作之一。《風流劍客》在舞台上,也有個近乎都市傳說的版本,由香港演藝學院首屆畢業生在一九八七年演出,鍾景輝翻譯及擔任導演,黃秋生演西哈諾,陳錦鴻演情敵,另外還有多位著名電視或電影演員:陳麗珠、劉雅麗、劉錫賢、謝君豪、張達明、傅月美、詹瑞文參演。有幸看過的朋友都說,好看得要命。
《大鼻子情聖》在歐美劇壇歷演不衰,西哈諾也是男性演員趨之若鶩的角色。香港曾有過一個有趣的舞台版本,由麥秋導演,改編成中國唐朝時代,名為《美人如玉劍如虹》,由鄭少秋和米雪演出。
《大鼻子情聖》還未有在澳門演過,它的劇本悲喜交集,就算是讀劇本也會很過癮。夢劇社舉辦的“文學研習及讀劇工作坊”,便是以這個劇作為研習文本,透過密集式工作坊,法國的導師法蘭克.迪麥可帶領學員研究及分析劇本,探討歐洲文化發展,三月三十一日便在曉角實驗室以公開讀劇呈現。
是次讀劇是“當代劇場美學探索及實踐計劃”的一部分,夢劇社聯同法國埃梅劇團,透過三年時間進行階段培訓,包括讀書會、讀劇會及呈現等文本研習、表演訓練、赴法文化交流、實作演出呈現等,在兩年後,《大鼻子情聖》便有可能在澳門仗劍抱不平了。
文:晴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