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手頭訂單增 藥品業贏大市
【本報消息】經科局公佈二○年第四季的“工業出口狀況調查”問卷顯示,受訪企業手頭訂單月平均數為3.1個月,多於二○年第三季的2.8個月。“藥品業”、“成衣製造業”、“電子/電器業”和“其他行業”的手頭訂單分別是4.9、3、2.8和2.5個月。
四成五看淡前景
在出口市場方面,根據“市場季度訂單情況綜合指數”顯示,被訪企業普遍認為美國及內地是相對表現較佳的市場,指數分別為27.2%和23.2%。
對未來六個月出口展望,表示出口前景樂觀的受訪企業,由二○年第三季的51.6%降22.7個百分點至二○年第四季的28.9%,與一九年同期15.9%比較,則升13個百分點;當中,僅有0.4%企業表示會“大幅增加”,認為“微增”的有28.5%。對前景看淡的企業有45.6%,分別較二○年第三季及一九年同期升39.3及4.2個百分點;當中,認為會“微減”有38.6%,認為“大幅減少”的有7%。至於表示出口前景“相若”的被訪企業則由二○年第三季的42.1%降至二○年第四季的25.5%,減少16.6個百分點。
本澳廠商對未來六個月的出口前景信心較上季下降,反映新冠疫情仍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經濟復甦仍存不確定性,出口廠商的情緒繼二○年第三季上升後,至第四季明顯回落,對未來出口前景持審慎態度。
對人員需求殷切
在就業方面,出口製造業就業人數較二○年第三季微增1.3%,但較一九年同期減12.4%。另一方面,39.7%被訪企業表示仍有人員缺乏情況,數字分別高於二○年第三季及一九年同期的34.4%及39.3%;“成衣製造業”需求人員情況相對較顯著,佔該行業被訪者的76%,顯示該行業對人員需求較殷切。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影響出口活動的問題中,23.5%的出口企業認為“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問題較大,認為是“人員缺乏”、“訂單不足”的則分別佔17.1%和11.1%。
對未來三個月的展望,58.5%被訪企業認為“訂單不足”是企業主要擔憂,其次是“外地價格競爭”、“原材料價格上升”及“人員缺乏”等問題,分別為42.1%、34.8%及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