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外僱外地生注入近廿萬人消費力
馮家超:政府優惠促消費乘數效應
【本報消息】新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民意反彈,到底鼓勵市民花自己錢振經濟,還是復派消費卡好?議員、澳大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馮家超表示,過去“政府代你買單”式的福利措施乘數效應不顯著,今次是“你願意消費,政府畀優惠”鼓勵消費,能夠產生三倍以上的乘數效應,從而帶動經濟內循環。
餐飲零售慘淡經營
馮家超表示,澳門疫情基本受控,加上疫苗接種順利展開,居民日常的經濟活動早已恢復正常。惟本澳目前經濟結構仍未擺脫以跨境遊客為經濟主要動力的來源,在周邊地區疫情還未穩定下,來澳旅遊消費的旅客數目大減。據統計局資料顯示,自從去年九月廿三日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訪澳遊客的數目平均每日兩萬人次左右,只是疫情前平均每日超過十萬人次的兩成左右。由此可見,大部分以外部需求為主的餐飲、零售等中小企業,慘淡經營。
雖然澳門今年經濟在宏觀統計數字上將會走出谷底,主要原因是去年本地生產總值大幅收縮百分之五十六點三,令基數非常低,數字上出現大幅反彈。但是,各行各業的中小企都反映,生意復甦的動力非常微弱,而且新春之後停滯不前。由於外部需求受到多種措施的制約,能夠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並非短期內能夠達到。因此,遠水不能救近火,必須思考澳門經濟當前最需要什麼?
國家“十四五”規劃指出並強調活躍內循環的重要性。這次特區政府推出鼓勵消費的兩項優惠計劃,包括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和長者消費優惠計劃,正是響應國家政策,目的是活躍消費、穩定經濟、保障就業。
爭取放寬跨境旅遊
電子消費優惠措施,並非上兩次疫情期間所推出的“政府代你買單”式的福利措施,乘數效應不顯著;而“你願意消費,政府畀優惠”(一般市民七五折,長者六六折)式的鼓勵消費,最少生產三倍以上乘數效應,從而帶動經濟內循環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這次推出的優惠計劃還涵蓋了十七萬多的外地僱員及兩萬多在澳就讀的外地學生。這樣,將為澳門內循環動力注入近二十萬人口的消費力,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擴大內需規模的舉措。另一方面,也令到辛勤為澳門貢獻的外僱感受到澳門社會的溫暖,共度時艱共享繁榮。
他強調,要令澳門經濟全面復甦,內、外循環策略缺一不可。期望政府一方面打造新的內需規模的同時,也需要向內地及疫情已經受控的客源地政府,努力爭取進一步放寬跨境旅遊措施,注入外循環動力,令澳門經濟及中小企全面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