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16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精準發力 助民紓困

精準發力 助民紓困

政府昨日公佈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除提前發放“指定福利”的本年度現金分享,最受社會關注的就是政府投放五十億元推出電子消費優惠。政府冀藉此拉動三倍本地消費提振經濟,助力企業延續經營,達至保障僱員就業的目的。然而,“先消費後再消費方享優惠”的消費嘉年華理念,以政府行為實踐,坊間有讚,但彈的聲音不少。

疫情影響下,旅客大減,本地人成為大小商號的主攻對象。過去一年多來,在本澳商戶、工商團體、電子支付機構合力下,先後在多個地區商圈推出消費嘉年華等消費優惠活動,居民普遍受落,推動二次消費助力商戶改善經營環境,亦有助電子支付在澳普及。但消費嘉年華是商戶、電子支付機構的商業行為,顧客消費“你情我願”,不參與不會“蝕底”,亦不會在意商戶獲利。但當以公帑投入推出電子消費優惠,社會普遍視為“福利”,更着眼於政策是否公平、公道。

政府推出的電子消費優惠,除長者有“立減”選擇,其他人都必須先消費,才可得到具上限的電子消費券,並要在十五日內再以“三倍消費”時方可使用優惠。坊間有意見認為是“簡單問題複雜化”,亦有戲稱“政府出豉油,市民出雞”,更多的是計算如何用“最小成本”取得“優惠”。

無可否認,政府透過資源補助拉動消費,盤活內需提振經濟,理念正確。對於有收入、具一定消費能力的中產而言,當局推出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有助提升個人消費能力。但疫情下,打工仔飯碗難保,被放無薪假、“關愛假”者不在少數,不少基層家庭收入減少,生活壓力可想而知。新輪電子消費券的概念和操作,可能令失業、低收入人士及弱勢群體感受不到公平紓困。

疫情陰霾仍未散去,隨着疫苗逐步普及接種,本澳經濟料將逐步回暖,但本澳仍有一段“苦日子”要堅持下去。政府推電子消費優惠,方式、方法上可否有更多選擇?既有助紓緩企業尤其中小微企困局,亦達至精準幫扶低收入階層,令全體澳人抱團合力走過抗疫“最後一公里”。

夏 耘

2021-03-16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974.html 1 (新聞小語)精準發力 助民紓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