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然博物館掛牌
揭曉首批十大“鎮館之寶”
【中新社鄭州十四日電】河南省第一家國家級自然博物館——河南自然博物館今天在鄭州揭牌,該館當日對外發佈了涵括“中華貝貝龍”、“汝陽黃河巨龍”、“洛陽中原龍”在內的首批十大“鎮館之寶”。
河南自然博物館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更名而來,於去年獲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目前,館藏精品標本近三萬件,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恐龍和恐龍蛋都有收藏。自開館以來,已先後組織河南恐龍化石赴美國、日本、韓國等地開展合作交流。
河南自然博物館館長徐莉說,原來的地質博物館以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展示為主,新掛牌的自然博物館則以收藏、製作和陳列天文、地質、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為主。
據介紹,經與國內外專家反覆研討評估、觀眾測評後,河南自然博物館從近三萬件藏品中遴選出十件古生物類的珍品標本,作為首批“鎮館之寶”向社會發佈。
分別為:中華貝貝龍,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胚胎骨骼化石;巨型汝陽龍,迄今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汝陽黃河巨龍,世界上體腔最大的恐龍;迷你豫龍,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洛陽中原龍,中國中部地區發現的第一個鳥臀類恐龍;西峽巨型長形蛋,迄今已知最大的恐龍蛋巢化石;君昌豫鳥,迄今河南發現的中生代唯一的、最古老的鳥化石;中原豫俊獸,歐亞大陸目前已知最大的多瘤齒獸;複齒河南龍,河南發現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義馬銀杏,全球公認的典型銀杏化石代表,為河南最有影響力的古植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