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致新冠患者二次感染
粵首現尼日利亞突變株
【中新社廣州十四日電】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天發佈消息稱,三月十二日,該中心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個案的鼻咽拭子中首次發現B.1.525尼日利亞突變株,病毒分離工作仍在進行中。
這是廣東省疾控中心繼一月二日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一月六日在一例境外輸入南非籍新冠肺炎病例的咽拭子中分離出501Y.V2南非突變株以來,再次發現新冠病毒突變株。
病毒傳播力增強
上述兩名病例均為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在閉環管理中被發現,分別於二月二十一日、二月二十二日報告為無症狀感染者,目前仍在醫院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三月五日,廣東省疾控中心收到廣州市疾控中心上送的兩名病例鼻咽拭子樣本。三月十二日上午,通過對原始樣本基因測序分析,結果提示為B.1.525亞型,尼日利亞突變株。
目前新冠病毒尼日利亞突變株已在全球二十六個國家發生傳播。有研究報道發現,尼日利亞突變株讓病毒傳播力增強,容易導致抗體中和逃逸現象出現,可能導致感染過新冠肺炎病例再次感染。
廣東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仍要堅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勤洗手、戴口罩、一米距、勤通風的“防疫四件套”。
社區感染風險小
廣東省疾控中心先後發現新冠病毒英國突變株、南非突變株及尼日利亞突變株,均是對境外輸入病例樣本進行回顧性基因測序分析發現。這些病例都能被廣東省疾病監測系統捕捉到,及時被納入閉環管理,造成社區感染的風險極小。
廣東省疾控中心表示將繼續加強對新冠病毒突變株的監測和研究,做好境外輸入病例疫情溯源及病毒變異監測工作,密切跟蹤新冠疫苗對突變株的免疫保護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