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旅客增 商戶嘆“蝕住做”
【本報消息】疫下訪澳旅客量大減,過去一年遊客區不少店舖都是“蝕住做”,進退兩難。雖然近日中區人流量明顯增多,但睇多買少。有商戶表示疫下“蝕到入肉”,每日生意額不足應付開支。亦有商戶期望盡快有利好政策出台,例如恢復內地自由行網簽等,不然生意沒有希望只有失望。
睇多買少蝕到入肉
有手信店東主表示,近日大三巴一帶人流回升,但與疫情前仍差得遠,而且睇多買少,生意難做。租金貴、人工貴,本以為捱下去很快生意就能好轉,可惜“等下等下又一個月”,現時已經“蝕到入肉”,每日生意額最差只有一百幾十元,更有不少貨因存放太久,過了保質期被扔掉,貨量亦涉及龐大金額。要扭轉劣勢,相信要等香港疫情受控並恢復人員正常往來才有轉機,畢竟港客是澳門主要客源巿場之一,而且不少內地客仍然習慣港澳聯遊模式,沒有香港的行程吸引力明顯下跌。
該店對節日的期盼已經看淡,以新春為例,內地原地度歲呼籲下,生意基本差過平日,估計沒有放鬆人員往來的限制下,即使“五 · 一”黃金周生意也是“麻麻地”。現時只能望天打卦,期望特區政府多向內地宣傳澳門安全城巿形象,積極爭取人員往來政策的便利性。
盼便利通關推網簽
另有手信店負責人表示,雖然近日中區人流增,但無助生意增長。新年過後商戶只感受到空虛,感嘆新春生意都不及去年底聖誕節。回想疫情前旅客高峰期,每日生意額達數萬元,現時幸得熟客和街坊支持,每日才能維持數千元收入,差距甚大。為了吸引客人消費,該店以“跳樓價”散貨,例如杏仁餅由原價每盒二十八元,減至每盒十元。其實,商戶可做的基本已經做了,現階段期望政策上有好消息,包括人員往來通關手續便利化,內地盡快恢復自由行網簽等,估計屆時生意必然比現時上漲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