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氹濕地提供生物多樣性
近日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由澳門國際研究所(IIM Instituto International de Macau)製作的《澳門一個成功的放事》視頻。故事介紹了小城在多個方面的成就,包括城市發展、房屋政策、城市生活、人均收入、博企娛樂事業、中葡美食、世遺景觀。內容廣泛豐富,很多鏡頭採用了空中角度拍攝,有新鮮開闊的感覺。
其中介紹有關自然保護區的環節,吸引筆者多次觀看,原因是過去幾年間,曾到路環蓮花橋畔濕地拍攝各種候鳥來澳過冬覓食的場景,了解很多小城拍友拍攝各類候鳥的情況,包括受保護的黑臉琵鷺。過去蓮花橋畔濕地保護區仍未加設圍網時,省港澳愛好者都相聚濕地拍攝點,談天說地,羡慕小城有此地方,互相在微信交換訊息,相約到西堤馬路濕地拍攝雀鳥。但自從加設圍網和密碼鎖之後,偶爾經過見有同好在淺灘旁拍攝,幫忙開鎖進內。也在微信上見到有拍友拍到廿一隻黑臉琵鷺在泥沼中活動,收穫豐富,興奮異常。拍攝者會將這些琵鷺活動訊息向有關環保部門通報,互通有無。但其餘時間保護區內重門深鎖,望閘興嘆,不得其門而入!一班拍友只有在路旁圍欄外拍攝。
視頻《澳門一個成功的故事》介紹小城多彩活動之餘,還指出路氹生態保護區面積有五十五公頃,橫跨路氹蓮花橋之間的濕地,每年都可以見到遷移回來過冬的候鳥在那裡棲息。路氹濕地由兩個生態區組成,為小城帶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上述生態保護區之外,最近有關方面還在龍環葡韻的濕地,新築了環繞濕地的圓形棧橋,方便居民暢遊公園之後,沿棧橋漫步觀賞各式候鳥在濕地停留覓食的姿態,並設有隱蔽觀鳥站,方便拍友捕捉雀鳥生態鏡頭,是貼心照顧有不同嗜好居民的設施,提升多元生活素質。
筆者沿棧橋經過公路旁的鷺鳥棲息鷺林時,憶起早年該地段曾有地權建築糾紛,遭到環保人土簽名反對。如果能夠解决上述糾紛的話,將鷺林一同闢作濕地公園範圍,整個龍環葡韻濕地的觀鳥空間,內容更豐富。
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