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14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作家傳授實用寫作攻略

《寫作好朋友》 作 者:李洛克 出 版 社:1號課堂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作家傳授實用寫作攻略

很多人一聽到寫作就聯想到作文,好像學寫作只為了應付考試。但其實人人都需要學寫作,因為它是經營人生的一項基礎能力。活在網絡時代,社交媒體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在線上用文字溝通已是常態,因此文字表達能力決定了溝通能力,也成為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然而大眾對於寫作常有誤解,認為寫作要靠天分,並非人人皆能。本書將寫作拆解成一個個步驟,從題材發想,到行文佈局,再到情感滲透,按部就班地向讀者傳授如何捕捉靈感、洞察側寫、調整節奏、推敲用字等寫作攻略。

作者李洛克正是靠寫作改變命運的活教材。化學系畢業的他,原本在冷凍工廠從事宰殺魚隻的工作,卻一直做着寫作的夢。有一天,他發現人生再這樣下去,就跟工廠裡的罐頭一樣一成不變,於是毅然辭工,勇敢追夢,透過不斷寫稿和投稿,終成為全職作家。他以親身經歷證明給讀者,寫作是一項保證人人都能學得會、做得到的事。只要腦中有想法在流動,就已是在寫作,那只差有沒有將思想轉化成文字而已。

動手寫作前,最容易讓人苦惱的地方是沒有靈感。作者說,好靈感是靠勤勞堆積出來的,只要勤勞地把想到的點子記下來,別在意它夠不夠出眾,始終會捕捉到好靈感。先從努力記靈感開始,每天逼自己記下三個靈感。在記靈感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看到萬事萬物都問問自己,感受或聯想到甚麼。當我們愈習慣去捕捉細微感受,抓到好靈感的機會就會提高。當中介紹了各類激發創意、刺激聯想的方法,例如:隨機組合法(將兩個舊東西組合成一個新東西)、版本改造法(如將童話故事改編成恐怖故事)、情節接續法(聽到故事開頭猜想後續發展)等。

寫作的第二個步驟,是學會把概略的情況改寫得更具體。寫作時,如果可明確講出更多事物,就能幫助讀者想像畫面跟情境。換言之,要有一個讓人聚焦的重點,在概略的畫面中挑出關鍵的事物,然後細細描寫,這便能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學會描寫細節後,還要把細節跟人的感官做連結,此為寫作的第三個步驟。人是感官動物,如果在文字裡加入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讓讀者閱讀時,聯想起過往曾有過的感受,就更容易留下印象。好的作者要像偵探和心理師,從人物的表面找線索,從行為推性格。這方面可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和話語來練習,嘗試看出一個人的本性和價值觀。此外,也要訓練自己善於體察情緒感受。遇到強烈情緒時,先冷靜下來問自己,為甚麼會產生這些情緒,並嘗試作記錄。如此便可提升對人事物的感觸,這不僅有助於寫作,也可讓我們更能了解自己及體察他人。

寫文章時,必須要有事先安排好的設定,也就是佈局。要先有一個主題,再按這方向來開展分支,思考內容要提到哪些環節,各環節又該安排在哪個位置。這樣動筆後就不會離題,內容也會較精準。說起文章佈局,除有學校老師常教的“起承轉合”外,在訂好主題後,還要“分述總結”(分別列舉相關項目)、“依序推進”(分別列舉相關項目,且各項目之間要有固定順序,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將正反雙方論點列舉對照,以烘托出主張)。作者指學會這三招,足以應付論述型文章。

若為寫小說,就只需記住一招:“所有的故事結構,都是為了創造巨大的情緒落差。”一個好故事裡頭必有“衝突”這個元素。編排故事時,將它拆成三段式:以衝突為中心,前段說明衝突的起因,後段描述衝突的解決。運用“衝突”加“落差”,就能輕鬆編排出有情緒起伏的精彩故事。如要令故事更加吸睛,則要在當中製造懸念和驚喜,這可運用反轉、誤導等寫作技巧來實行。

書末,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寫作心得:“時時刻刻將讀者放在心中,用細膩的心為他們精雕文字,打造圓滿的閱讀體驗。”這不單只是寫作時應秉持的態度,更是與人交流時構建有效溝通的妙方。說到底,掌握好寫作,自然可以提升表達能力,也就能與人建立起順暢的溝通管道。

雨 文

2021-03-14 雨 文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657.html 1 作家傳授實用寫作攻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