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公共工程先聘本地人
全民抗疫超過一年後,疫情陰霾仍未消散,抗疫疲勞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夾雜選舉年因素,各種社會不穩定火苗燃起,尤其就業危機升溫。儘管政府立意“以工代賑”,增基建,穩就業,並透過帶津培訓,紓緩失業衝擊,並讓居民有轉職轉行能力,近五十項金額多達四百億元的公共工程正在開展及陸續上馬,理應可創造大量建築業崗位。但今個月接連有大批人士到勞工局反映失業情況,更觸發日前強闖勞工局及佔據馬路事件。
按政府公佈立項超過一億元的公共工程項目,多達近五十個,包括大批公屋項目,甚至是較大型及工期長的第四通道、輕軌站、離島醫院、新城填海等,可見未來數年的建築業人資需求仍然殷切。
然而,近日大批建築工人卻投訴就業困難,部分人已失業多時,到勞工局登記後需要等待長時間才獲安排面試,甚至被“壓價”,以及本地工友退場卻留外僱繼續上班等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業界指本地工人挑三揀四,對學習新技能及適應新工種不積極。工會則認為現有的主要是基建工程,惟本澳比較多工友從事裝修,尤其是模板、油漆,開工不足率持續上升。
短暫的結構性“無工開”,問題容易解決。但長遠來看,未來數年本澳的基建更傾向大型、複雜、新技術,甚至是跨境項目。例如長者公寓率先以本地建築業未曾採用過的預製件方式建設,本地建築工人若安於現狀,只會越來越被動。適度進修自我提升能力,積極應對升級轉型,方能“疫轉勝”。
政府協助本地工友培訓技術、轉型配對,責無旁貸。同時,須檢討現時公共工程未能惠及本地工人的問題,特別是會否出現大企壟斷,本地工程公司難有生存空間? 企業有否確切履行“外僱法”的規定,外僱只是補充本地僱員不足?能否創設更有利條件,例如推出更多中小型的市政工程、城市翻新美化項目,以及在承攬條件中更加明確規範優先聘用本地工人?凡此種種,才能真正達到 “增基建,穩就業”的目標。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