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六
2021年03月13日
第A09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長七改首飛失利原因找到

民眾在海邊觀看長征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升空 (新華社)

長七改首飛失利原因找到

【本報訊】據《中國航天報》十二日消息:去年三月十六日晚,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頂着巨大壓力,長七改團隊迅速定位故障。歸零中,他們總共梳理出二百○一個項目,完成了二十八項大型試驗。今個春天,長七改火箭再次起飛,迎來勝利。

毫無徵兆突然失控

那原本只是一個尋常的火箭發射之夜,和以往一樣,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廳燈火通明,各個崗位早已準備就緒,隨着大屏幕上的倒計時數字變成零,“點火”指令發出。

隨後,飛行到一百六十八秒時,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曲線明顯變得異常直至空白,所有人都愣住了。沒人能夠想得通:在速度、高度等數據都正常的情況下,飛得好好的火箭怎麼就毫無徵兆突然失控了?

連夜拿到遙測數據後,研製團隊一起研判、分析,確認各自負責產品的狀態,直到第二天早上。但要弄明白具體哪裡出了問題並不容易。於是,團隊就使用故障樹的方法分析:按照嫌疑大小程度分級展開,抽絲剝繭,層層分解,最終定位到了原因——助推器氧箱出流口發生了空化現象,可能導致泵入口壓力降低,不滿足發動機工作的下限要求。

“當時發動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我們就從這一點入手反覆推測,逐漸有了大致判斷。”長七改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邵業濤說。為了驗證他們的想法,需要做縮比試驗——在試驗中將當時出現問題的過程模擬出來。

疫下完成歸零評審

那時候疫情防控措施依舊非常嚴格,不少工廠、高校都放假,他們只能想盡辦法多方協調聯繫,派人專門趕去深圳做試驗。邵業濤與同事摸索着搭建試驗系統,不斷細化、調整試驗方案,工作節奏緊密而有序。最終,這個試驗的結果與最初的設想幾乎完全一致。

二十天左右的時間,長七改遙一火箭故障的最終定位完成。為確保萬無一失,研製團隊後續又做了大量試驗和仿真。

去年六月十二日,長七改火箭完成歸零評審,前後持續了八十九天。整整九個月後,長七改火箭復飛成功,烏雲散去,春光明媚。

2021-03-1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330.html 1 長七改首飛失利原因找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