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日印澳峰會難成氣候
白宮三月九日宣佈,美國總統拜登將於十二日參加與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領導人的在線會議。路透社報道稱,為了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力量,這是“四方安全對話”第一次召開領導人會議。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說:“四國會議表明拜登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盟友和伙伴的重視。”她說,四國預計將討論全球社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從新冠疫情的威脅,到經濟合作,當然還有氣候危機”。
上述計劃公佈之際,路透社援引一名美國高層官員透露,此次會談“釋放出有關共同事業和目標的強烈信號。會談的目標基本就是將‘四方會談’作為印太地區常規外交(活動)的一個新特徵。”這位官員還扯上中國說,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都“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受到來自中國的直接挑戰”,此次會議旨在“為印太地區未來的願景”而努力。
此外,一名美政府高級官員透露,“四國峰會”將宣佈一項融資協議,支持印度提高新冠疫苗生產能力。融資協議將由美、日等國家簽署,並且將視線聚焦在為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和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疫苗的印度企業和機構。此前有外媒聲稱,作為抗衡“中國疫苗外交”的行動之一,上述四國正在制訂一項在印太地區開展“疫苗分配外交”的戰略,並將在該峰會上宣佈。
針對個別媒體渲染的“中國疫苗外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社會當務之急是團結一心、共同抗疫。新冠疫苗是全球公共產品。當前全球已有多個新冠肺炎疫苗上市,選擇哪種疫苗應該由各國自主決定,在這個問題上不應有惡性競爭,更不應進行所謂“對抗”。中方希望並歡迎更多國家更快生產出更多安全有效的疫苗,向更多發展中國家提供,讓更多人受益。
四國峰會表明,拜登的確比特朗普更重視與盟國和其他大國之間的關係。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會非常主動地像特朗普一樣出招。問題是,拜登能把這個機制性的同盟體系推多遠?
事實上,美日澳已有成型的同盟體系,他們再走一步或兩步,沒有甚麼意義,至於印度也只會小步子慢慢走,因為印度很難不顧其他方面的牽制性因素。
一旦美印關係更密切,就很可能導致印度的平衡外交體系被打破,其外交自由度也將下降,很難像過去一樣在大國之間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來自由選擇,與其他國家博弈的空間就變小了。
在“四國機制”內部,印度和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他們的心態都是類似的,即一方面感受到來自中國的風險,希望藉助外力來管理中國這個風險;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導致風險成為真正的衝突,這樣他們也會成為受害者。這種矛盾心態注定所謂的“聯盟”關係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