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惡,天子與庶黎同
《管》說:“天道大而帝王者用愛惡。愛惡天下可祕,愛惡重閉必固。”這是說正道廣大,所以帝王能加以運用,愛天下人之所愛,惡天下人之所惡,是則天下就可以控制,能控制必然鞏固。天下可祕的“祕”,貴也。前文說過“先王貴之”,貴祕同義,謂愛惡可治天下,故愛惡可貴。最後一句“愛惡重閉必固”,是說愛惡嚴閉而不用,則天下必固結不能治理。
《三字經》說:“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可見愛惡是屬於情感的。《管》文提到愛惡問題,在於說明為君王須與百姓有共通的感情,易言之,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愛惡旣是情感之事,很難盡同,譬如胡三省說的:“讒佞之人,有愛有憎,而無公是非。”這畢竟是少數,而“民”者是廣大的人民。民之所好、所惡,採一個最大公約數為準,這就是廣大的民意,王者應與他們同一個鼻孔呼吸。
近年鄰埠有一句政治詞語,曰“離地”,意思是脫離群眾。要怎樣才不“離地”,探知民情?《禮 · 王制》說:“天子五年一巡守: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這段記載是說天子五年出外一次,巡察諸侯的職守。那一年,二月出發,東巡至東嶽泰山,在山上舉行柴祭,遙望其他名山大川而禮拜之。同時接見諸國的國君,問候退休的老年人(但要就其住處問候)。一面命大師之官展覽當地的民謠歌曲,用以考察百姓的精神生活情況;一面命令管理市場的官,提出當地物價指數,以考察人民的物質生活,是不過於奢華或時尙奇怪的東西(以觀民之所惡好)。《禮 · 王制》說的還多,在在說明天子要了解民情,愛天下人之所愛;惡天下人之所惡,順着民情施政,印證了《管》說的“天道大而帝王者用愛惡”的道理。誠然,民意是不可逆的。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