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達·加里芙琳娜
又聽到俄羅斯女高音艾達 · 加里芙琳娜的歌唱了。在一律戴着口罩的弦樂演奏家的烘托下,穿着紅色衣裙的歌唱家,以既細膩雅致又淒滄蕭森的聲音,演繹舒伯特的《聖母頌》。傳給我視頻的,乃虔誠基督徒偉德兄,但偉德兄可曾知道,舒伯特的《聖母頌》,並非純粹的宗教音樂,其帶着世俗情感。受英國小說家司各特的長篇敘事詩《湖上美人》中的《愛倫之歌》啟發,舒伯特被惹起創作《聖母頌》。有人說,少女在曲中祈求聖母瑪利亞賜予其內心安寧;更有人具體地說,少女祈求聖母瑪利亞寬恕其父親的罪過。您試聽聽廖曉帆的譯配才作出判斷吧:“……在夢裡我看見你微笑,我彷彿聞到玫瑰芳香。啊,聖母,我要向你傾訴我一片赤誠的少女的心!呵!聖母瑪利亞!”
在闡釋《聖母頌》時,艾達 · 加里芙琳娜時而慢慢張開,時而慢慢收攏雙手。她是那麼俊美,就把她當作我們心目中的愛倫吧!在她俊美的臉龐上流瀉着哀傷,尤其在她低垂着頭半閉着眼睛時,覺得她就像教堂裡,同樣低垂着頭半閉着眼睛的天使雕像一樣。
有的時候,歌唱家深不可測的內心,是常人難以捉摸的。忽地想起二○一七年六月二十二日,艾達·加里芙琳娜在奧地利格拉芬奈格的那場戶外音樂會。剛滿三十歲的艾達 · 加里芙琳娜,與其偉大同胞,男中音歌唱家霍洛斯托夫斯基,在夜色晦暗中重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是不幸患了腦癌的霍氏人生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五個月後的十一月二十二日,霍氏與世長辭。人們可以回頭想像,執守信念的霍氏每唱一句都要與痛苦相廝守。你可曾看到,伴奏家們在聽着他領唱時一副凝重的樣子?你可會以為,艾達 · 加里芙琳娜即使唱得詩意濃郁、四溢芬芳,精神卻是百味雜陳?我甚至覺得,艾達 · 加里芙琳娜唱畢後上前親吻霍氏的面頰,有着唱《聖母頌》時的傷情,她是在懇請聖母瑪利亞,庇護她所渴慕所崇敬的大歌唱家。我相信,霍洛斯托夫斯基所唱的“天鵝之歌”,定然永遠留在艾達 · 加里芙琳娜的靈魂深處。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