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柯嵐倡灣區檢驗檢疫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地經濟融合的關鍵是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柯嵐認為探索構建大灣區檢驗檢疫一體化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提出關於以粵港澳大灣區檢驗檢疫一體化,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案。
柯嵐指出,構建大灣區檢驗檢疫一體化,有利於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新形勢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並可推進產品標準統一或者等效互認,促進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的統一市場,使大灣區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點。並可以作為大灣區模式的重要經驗,為國家的高標準市場體系戰略方案提供參考,對於實現“內需驅動、創新驅動”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先行示範意義。
目前粵港澳三地還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檢驗檢疫全面一體化,依然停留在技術交流和合作監管層面,還未實現公共政策以及制度層面上的突破。
互認三地檢測結果
柯嵐強調,粵港澳檢驗檢疫一體化,是在堅持“一國”的前提下,綜合協調平衡“兩制”和“三個法域、三種稅制”的差異,從頂層設計出發,加強粵港澳三地檢驗檢疫政策的對接,推動三方在技術標準和檢測方法等的全面合作,推動建立三地檢測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機制,在規則銜接、制度創新方面實現突破,為大灣區建設及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出嘗試和探索。
柯嵐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由粵港澳三地檢驗檢疫主管部門成立工作委員會,共同對三地的檢驗檢疫標準、法規、監管體系、實驗室管理等梳理和比對,並進行等效性評估,實現制度化的監管互認。
二是在對三地檢驗檢疫體系等效性評估的基礎上,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思想,明確工作路線圖,先行先試指定品種貨物的檢驗檢疫一體化,爭取“一次檢驗、灣區通行”,為企業創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
三是以“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倡議為指導,不斷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和“物聯網+科學監管”水平,建設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檢驗檢疫系統一體化業務平台,並對接全國業務平台,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共用,實現監管重心的前推後移,推進更高層次的口岸通關便利,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