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疫苗管理混亂挨批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台北四日消息:首批新冠疫苗昨日運抵台灣桃園機場。然而,疫苗數量、來源、運輸過程中出現的管理混亂等問題引起台灣社會質疑。有台媒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已一年多,台灣長時間搞不定疫苗,完全是因為當局決策錯誤及政治干擾所致。
抵達時間全程保密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報道,昨日抵台的疫苗為英國阿斯利康公司研製,共十一點七萬劑,由韓國航空公司空運抵台。台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稱,這批疫苗是台灣當局向阿斯利康公司直接採購的一千萬劑中的一部分,優先為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接種,將從三月中旬開始接種。
台媒注意到,疫苗抵達期間台當局要求全程保密,並宣稱直到抵達前一小時才得知此事。
疫苗抵台後也沒有任何政治人物前往迎接。途中更“調虎離山”,避開媒體視線。
當局舉動異於尋常
業內人士認為,按過去民進黨當局的習慣,疫苗到貨此等大事必會盛大宣傳。況且賣家主動告知買方疫苗到貨時間是基本商業禮儀,不太可能等到出貨才臨時通知,顯然阿斯利康公司對此事打算低調處理。
至於台灣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分配的首批二十萬劑疫苗以及台當局採購的輝瑞疫苗,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均未接到通知。
接種時間又改口風
台灣對一般進口疫苗的封緘檢驗時間約需兩個月至七十天,但日前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若疫苗業者提供的檢驗資料完備,可望採取書面審核方式,最快到貨七天以內就能接種疫苗。
不過,指揮中心今日在疫情記者會中改口稱,由於這是台灣收到的第一批疫苗,必須謹慎看待,已經送到實驗室檢驗,確認品質之後才放行,確定不會採取七天書面審核方案。但若資料齊全,檢驗上還是能節省一些時間。
疫苗供應備受質疑
《中國時報》社論認為,台灣之所以成為疫苗“孤島”,就是因為此前當局只顧對防疫成果進行短期政治收割,沒有以長遠眼光積極處理疫苗問題。
台當局宣稱為民眾準備了二千萬劑疫苗,包括COVAX分配的四百七十六萬劑、一千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五百○五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和本地疫苗,但目前已知的疫苗數量仍“杯水車薪”。況且,新冠疫苗保護力並不是永久的,首批疫苗台當局就搞得焦頭爛額,有何能力保證後續疫苗能夠穩定供應?
社論指出,更嚴重的是,台灣疫苗覆蓋率遠遠落後,若因此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台灣開放邊境的意願,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大傷害。
共九百六十例確診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佈,新增兩例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病例,其中一人為長期住在台灣的尼日利亞籍男性,返鄉奔喪回台後確診;另一例為菲律賓移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截至目前,島內增至九百六十例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