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外交政策演說
布林肯:華是美最大挑戰
【本報綜合】據香港中通社、觀察者網四日報道:當地時間三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了任內首場外交政策演說指出,中國是美國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是唯一能對現有國際秩序構成“挑戰”的國家,並將中國單獨列為美國外交所謂“八大優先事項”之一。
這是布林肯上任五個星期後,首次在美國國務院發表外交政策講話。布林肯稱,美國與中國“在應該競爭的時候競爭,在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在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他指中國是唯一擁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對穩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構成“重大挑戰”的國家。布林肯還在人權、涉港、涉疆等議題上對中國橫加指責。
布林肯當天列出的美國外交的所謂“八大優先事項”包括:擊退新冠疫情、重建經濟、更新民主制度、改革移民政策、加強盟友關係、應對氣候變化、保持高科技領導地位和應對“中國挑戰”。
不過,由於布林肯在講話中並未提及任何對華政策具體細節,一些美國前國務院官員對此表達了不滿,認為事情不能只是一說了事。《紐約時報》稱,這些官員們認為,要想對抗中國的全球影響力,美國需要在外交和發展上花費大量精力。
修復美國內民主
“對抗中國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美國前白宮官員布魯恩說。
除了涉華議題,布林肯還在演講中着重提到了“加強民主的必要性”。他認為,在經歷了年初發生的國會大騷亂後,美國必須“以身作則”修復國內民主。
“鞏固我們的民主是外交政策的當務之急。”布林肯警告說,如果美國不這麼做,中俄等國就會借機“傳播對美國民主的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療效”不佳,對美國多年來打着“民主”的幌子在世界多地鼓動對抗、製造矛盾之舉,布林肯並不認同。
他強調,“不會用代價高昂的軍事手段推翻”別國政權來“推廣民主”;美國在過去嘗試的這些策略不僅沒有起作用,反而搞臭了“傳播民主”的名聲。
大部分老調重彈
儘管此次為布林肯任後發表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說,但“政客”新聞網認為他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老調重彈,重複着拜登政府自去年競選起就反覆發出的論調。例如在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布林肯在確認國務卿提名後即表態“中美即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二月八日,在接受CNN採訪時,布林肯又一次搬出了這套說辭。他聲稱美國“要用實力與中國交往”,無論是“對立、競爭還是合作的關係”,都是為了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他提到,在處理對華關係時,美國必須聯合自己的盟友,因為這是美國優勢的來源。
“政客”新聞網認為,在另一方面,布林肯的講話也凸顯出,美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把焦點從應對恐怖主義轉移了到大國競爭。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同日指出,雖然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在諸多議題上不合,但都將中國描述成美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布林肯本次演講再次反映出,美國兩黨正就中國構成的挑戰日益達成共識。
在布林肯發表演說的同一天,白宮還發佈了一份二十四頁《臨時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文件,概括出了美國外交政策初步輪廓,今年晚些時候白宮還將發佈一份正式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介紹這一文件時表示,美國必須參與到“大國競爭”中,抵禦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帶來的挑戰。美國還需要重建國內經濟、修復民主和同盟,以保證美國在全球的優勢地位。
今年二月四日,就任半個月後的拜登也發表了任上首場外交政策演說,而中國同樣無故“躺槍”。拜登將中國稱作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但同時表示美國將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情況下與中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