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設計易引發意外
氹仔通友誼橋新路須優化
【本報消息】氹仔東北馬路通往友誼大橋的新路日前開通,不少駕駛者使用新路通行,但有駕駛者稱因應新路採取單線單向行車,憂慮一旦發生意外便會進退維谷。另有駕駛者表示新路出口設計與原有通往友誼大橋車道車輛,很容易發生碰撞,認為當局須優化相關路口。
鐵馬逆線過道危險
位於氹仔日昇樓對開的氹仔東北馬路周三開通新路,該路段主要用作分流通往友誼大橋的車流。昨日下午約四時,氹促會理事長梁鴻細、街總離島辦副主任張郁文引領記者到場視察新路開通情況,現場所見車流量不算太大,多數以私家車、貨車行駛為主,大部分車輛約在路口等候十多秒即可通行,惟有部分車輛出路口時或因為行駛通往友誼大橋的車未有留意,需要輕微剎車停下讓該車輛先行,導致後車稍後減速擠塞。另有電單車駕駛者原本行駛至友誼大橋方向,但突然減速停下逆線推車通往新路,與對頭駛過的私家車擦過,險象環生。
兩人提到,從周三開通在現場估算車流後,繁忙時段大致順暢,一般只有三至四輛車在新路等待出大道上大橋,或與駕駛者未知悉有新路開通有關,相信待日後政府加強宣傳推廣後,則會增加車流使用新路達分流作用。又特別提到,雖然新路原意是為分流繁忙時段上友誼大橋的車流,惟現場可見該路的出口設計未有“讓先符號”,加上大部分駕駛者都未知悉已開通新路,面對旁邊路口有車駛出時或未必可即時減速,釀成意外。
車流量大或致混亂
昨日在現場觀察時也發現有電單車駕駛者,未熟悉路段而逆線推車過道,與對頭駛過的私家車擦過,或很容易發生意外,雖當局曾向其透露會有後備預案,防止在新路發生意外後造成的交通擠塞,但認為當局應要多思考如何優化該路口的設計,避免日後增加車流量時發生混亂情況,以策安全。
對新路的看法,有駕駛者稱行駛新路不用再繞過附近的迴旋處,避開附近學校車龍,更快能駛往友誼大橋橋口,較以往方便快捷。但有駕駛者則認為該路口出口設計易生意外,認為當局有必要進一步作出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