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逗留逾廿八天持七天核檢陰性證明
六委員倡放寬在澳外籍人入內地
【本報消息】持續一年多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跨境人員流動,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鍾小健、賀定一、溫能漢、歐安利、黃如楷、吳培娟聯合提出關於新冠疫情期間適度放寬在澳門的外國人入境內地的提案,希望內地有關部門放寬持有澳門身份證或澳門外勞證件且在澳連續逗留超過二十八天的外國人,可憑七天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內地。
他們表示,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後,外國疫情輸入風險大增,內地及時調整外國人入境政策,有效地阻止疫情通過出入境管道傳播,保護民衆生命和國家安全。當前,內地僅允許持有效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持外交、公務、禮遇、C字簽證的外國人入境。外國人如來華從事必要的經貿、科技等活動,以及出於緊急人道主義需要,可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辦簽證。
適時放寬有助經濟
隨着內地及澳門疫情控制穩定,國家逐步放寬人員出入境。去年九月廿三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去年十二月一日起,澳門亦放寬在內地逗留超過十四天的外國人入境。適時放寬人員出入境流動,可恢復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
助力中葡經貿合作
澳門生活着大批土生葡人,他們持有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葡國護照,因國籍屬外國人,沒有回鄉證。此外,澳門還有大批持外勞證件的外國人。按目前政策,他們不能入境內地。從疫情防控角度,若上述人士連續在澳逗留二十八天以上,與可入境內地的澳門居民疫情傳播風險等級一樣。這批人在澳門工作生活,是澳門的建設者,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者,當中許多人積極發揮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優勢,促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合作。
六位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內地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以務實求真和精準防控的原則,批准持澳門身份證或外勞證件,且在澳連續逗留超過廿八天的外國人,持七天有效核檢陰性證明入境。